贫困学生优先录取,又捅了马蜂窝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倾斜,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通过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等措施,帮助专项生顺利完成学业。此消息一经发布,便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大家也是百家争鸣,各家说各家的理。那么咱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教育部照顾贫困家庭儿童他究竟是对还是不对。
其实教育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他是关于下一代的,可以说他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以前提倡是独生子,一大家子的希望可能就集中在孩子一个人上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一到高考的时候大家就会听到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报道,很多孩子家长都去寺庙里去烧香拜佛去,女的穿旗袍,还得找好词,叫旗开得胜,一大家子前呼后拥进考场跟皇上上朝了似的,这都因为啥啊,就是说明大家重视孩子。眼看着改革开放日子越过越红火,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了,又只能生一个孩子,家长都是打苦日子熬过来的,所以发了狠地得给孩子最好的,而这里头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教育。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家长宁肯砸锅卖铁也得让孩子受好教育,所以教育部一有啥动静,中国百姓就会有很大的反应,因为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
政府出台这项规定的确有它合理的地方,因为它符合中国国情。咱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一个省都能赶上一个国的大小,正因为如此才不好管理,就像各位看孩子,要是一个俩的还好看,要是真有个三四个够你喝一壶的,因为头一个来说,孩子爱闹腾,再一个就是家长还得注意平衡,就是买啥东西你得一式两份,哪个也得照顾到了,一旦家长偏心了孩子就不高兴,一个国家其实和一个家庭是一样的,你如果让人觉得党和国家偏心了就坏了,老百姓准有意见,就是不患贫而患不均。
我记得辽宁台有一个搞笑类栏目叫《欢乐饭米粒》,在这里头郭冬临饰演了一个怕老婆的大姐夫,有一期叫心态,郭冬临听说自己得了奖励了,洋洋自得,结果到最后不是他,压根儿没这回事儿,没把他气死喽,在那里郭冬临演的这种心里不平衡者惟妙惟肖,其实这大姐夫真是在乎这俩钱儿吗,不是,他是为了这口气。其实国家就这样,很多事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一些不经意的不公平而引发的有些人人心里不平衡。
在咱这么一个大国里面,我们更要注重公平了,所以对于教育我们要尽全力照顾最多的人,这样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健康发展还有和谐社会的建成。
咱们国家经济差距很大,教育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东部沿海城市肯定比西部地区学校教育水平高,这是大家都承认的。所以在东部省市如果不实行差异选拔制度学生会非常容易地考上大学,而那些山区学校就很难再有那样的升学率了,这样会极大地磨灭西部贫困省市孩子的学习热情,因为知道考也考不上了,那还学个啥习啊,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是绝对没有好处的。所以国家对各地区实行不同录取分数,有人调侃说要是生在山东、河南就倒霉了,死学也进不了名校,但是这样让大多数人觉得公平了,大家心里有底了。
其实在明朝就有过这争议,洪武三十年,出了一回春夏榜事件,就一年出了两副班子,俩状元,这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啥出这事儿呢,原来春榜发出后大家一看所考中的五十一人都是南方人,这北方人就看不过去了,哪能一个北方人都没有呢,肯定是主考官舞弊,所以就在京城里闹事儿,朱元璋知道后下令赶紧查卷子,结果查了半天,这北方人的卷子确实是不如南方人,北方好的卷子还不如那南方人那最次的卷子呢,可是那么多人闹事也不好管理啊,所以决定增开一科,这一科里考的人都是北方人,又在这里边选出来一套班子。
由此观之,这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可以说是老大难了。因为公平本来就是相对的,每个人都能为自己获得相应权益摆出自己的理由。那么,教育部发出这样的观点就有了现实意义。
可是这种政策一出台,立刻就会引发许多新的问题。比如说,贫困生优先录取,那么贫困生的标准是什么,谁来监督执行。有人说那就按照高中贫困生那个来呗,不行,因为头一个来说,贫困生那申请都是学生自己写的,也没有相应的监察机制发挥作用,所以学生们都跟选秀节目比,一个比一个惨,这真实性都存在问题;再一个,那贫困生数据库里头虽然都是贫困学生,可是都没标注究竟贫困到啥程度啊,大家都知道高考录取往往报考区间就那几分,一分就老多人,考一样分的多了去了,这里头就有老多的贫困生,那你说录取谁不录取谁。再有,你这个标准这么不明确,主观性这么强,很容易滋生权钱交易、贪污腐败,而监察又没办法进行,这不是个隐患吗。另外来说,政策性倾斜还要把握度,不然的话真成了嗟来之食了,那样反而会让人觉得自己贫困自己就得比别人矮一头。
所以我说这个政策是好的,但是要研究出一整套的实施方案和配套体系,否则的话,这么干只能会加剧教育的不公平,失去高等学院公信力,到最后这烂摊子还得自己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