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还是节食?
最近白岩松先生发表了一个演讲,演讲的内容是觉得中国人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还是保持一些饥饿感更好。这个演讲的内容传遍了朋友圈,我不知道这是白岩松先生演讲的本意还是被某些歪嘴和尚的媒体断章取义了。
无论这个观点是白先生自己的想法还是被别人断章取义,我都无法表示赞同。中国在过去的四十年,依靠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发展,最起码大家现在很少被迫饿肚子了,相反的是更多的人选择节食。现代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过剩经济,工业资本主义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断地把以前上层阶级才能享受的东西变成批量生产的大路货,以至于奢饰品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保持自己一点点的领先地位。只要中国还仍然在这个全球经济体系之中,未来的中国就还依然是过剩经济,不过如果某一天我们退出了现有的全球分工,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我们都会分分钟回到白先生梦寐以求的那种饿着的状态的,不过那不是我希望的。
对于白先生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饥饿是他们的底色,所以在可以摆脱饥饿时,他们才显示出惊人的潜力。老一代人几乎都有被饿的经历,于是摆脱这种饥饿感就是驱使他们行动的主要目的,他们努力挣钱用来摆脱身体上的饥饿,他们努力学习来摆脱精神上的饥饿。现在还有很多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的企业家还奋战在第一线,恐怕驱使他们不断努力和进取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心理底层的饥饿感。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人可能是近代中国第一批从小没有饥饿记忆的人,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是几乎没有长期挨饿的经验。到了90后和00后更是在物质过剩中成长起来的,恐怕他们更加不知道挨饿是什么感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这说明我们在四十年内从极度的物质匮乏变成某种程度上的过剩。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他们的课题或者说是宿命。对于白先生那个年代的人,他们的课题或宿命就是摆脱物质和精神上的饥饿感。对于那些从小没挨过饿的人来说,他们的课题应该是如何在过剩中做出更好的选择,白先生拿着自己那个年代的课题来要求现在的新一代,未免有点刻舟求剑的味道。
白先生说这些年的过剩带来了一些问题,对于这一点我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中国人的糖尿病,高脂血症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增长的非常快,这是物质领域过剩造成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各种媒体上充斥着各种无聊和粗制滥造的娱乐节目,曾经我们每个人的朋友圈都一度被各种毒鸡汤和洗脑文淹没,现在我们又在各种“付费知识服务”的“帮助”下形成了知识的错觉,这些是精神领域过剩造成的问题。
面对这些过剩造成的问题,保持饥饿感貌似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吃多了咋办,饿几天呗,貌似挺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我们运用逻辑推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建议也不是太合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表现出来的暴饮暴食和对垃圾食品的过量摄入不能完全归因于这些产品的过剩,也就是说食品过剩(无论是物质食粮还是精神食粮)并不是构成不合理摄入的唯一前提。只有人们面临某种程度上的过剩,同时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出合理选择和自制时才会产生摄入过量以至于影响健康的问题。不是市场上供应的肉多了就会造成高脂血症,而是人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在这种过剩中控制自己吃肉的欲望。不是市场上的娱乐节目多了就会造成人们精神的贫乏和庸俗,而是人们还没有学会如何筛选和过滤有益的内容。不是市场上的“付费知识服务”多了就会造成人们的知识错觉,而是大家还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知识。过剩只是问题的一个前提条件,问题的根源在于不会选择和自制。
要解决现在人们在物质和精神领域摄入过量垃圾食品的问题,靠饥饿是没用的。只要市场上还有充足的供应,饥饿感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起作用。一个人吃多了,得了三高,饿两天当然也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如何他没有改变他的饮食习惯,学会如何合理膳食,那么他饿了几天之后还会去吃那些导致他三高的食物,饿两天又有什么用呢?给一个重度网游患者断网,貌似能让他消停几天,但是如何他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依然没有认识到过度玩网游对生活的影响,无法在娱乐和其它活动之间找到平衡的话,那么他一旦能上网只会变本加厉地弥补他那几天断网的损失,短暂的断网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说在当今的中国,饥饿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最好的方法是让人们拥有理性选择和自制的能力。与其让大家都保持饥饿感,不过改善一下基础教育,少一些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和洗脑,多一点逻辑推理和哲学思辨的培养。就算没有基础教育的进步,生活也会教育每个人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很快就又到春节了,过去大家春节送礼都是送烟酒,现在大家已经流行送各种保健品了。以前大家都喜欢吃大鱼大肉,现在大家更倾向于吃一些健康的食物,素食和沙拉现在卖的比大鱼大肉更贵,用不着白先生操心,大家自己就逐渐明白怎么吃对自己更有益。
前几年刚有微信的时候,每个人的微信群和朋友圈都有大量的低质量的毒鸡汤和洗脑文,比如说“不转不是XXX”等文章,但是这些年你没发现这种简单粗暴的文章和信息越来越少了吗?现在就算真是毒鸡汤都会包装成理性客观的样子了。我相信随着大家逐渐明白过来之后,现在火爆的“知识服务”也会回归理性,不再会有那么多好割的“韭菜”了,最近知乎的收缩和大家对“跨年演讲”的质疑已经透露了某种信号,这个市场很快就会从蓝海变成红海,现在还向往里闯的朋友们,我劝你们三思。
所以我也奉劝白先生,不要试图用自己的世界观来给别人的大脑格式化,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快乐和痛苦,对于那些没挨过饿的人来说,您跟他们说饥饿感,他们从字面上可以明白,但是他们没法理解,因为他们没有相似的经历和遭遇。与其劝别人保持饥饿感,不如自己学习一下逻辑学,好好理理思路,免得下次再犯逻辑错误。与其教给人们如何保持饥饿感,不如教给人们如何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