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匠品牌的囧境,透露了创业的方向
在日本,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衬衫品牌,它每年的销量是10亿件,一间店相当于银座三越百货所有衬衫店的总销量。继征服美国市场后,镰仓衬衫2012年在奢侈品扎堆的曼哈顿麦迪逊广场连开两店,成为入驻该商区的唯一亚洲男装,目前更位列Yelp最受欢迎的纽约男装店第一名。
日本男人平均拥有5件衬衫,其中3件都来自于它。这个品牌就是镰仓衬衫。
日本镰仓专卖店这么优秀的品牌,在上海自然也有大量粉丝,甚至其中有一位铁粉愿意抵押一套房子贷款,筹措资金,想办法邀请镰仓衬衫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设第一家门店。
既然粉丝这么热情,镰仓衬衫的创始人贞末良雄先生也到中国来考察市场,结果发现哪哪都不给面子,租金一分没降,最终还是找到一家香港背景的商场,跟法籍负责人谈判,才把租金从8万/天降到8万/周,也就是把成本下降了85%以上。
同样的一个品牌,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对它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技术与营销的价值观差异
曾经听过一句话:“技术专家和市场专家是天生的仇敌”。这句话貌似有一些道理,但是如果真正要细究,就发现这句话大部分是从技术专家口中说出来的。
因为技术专家总是希望自己做出来的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总是有独特的竞争力,能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引领潮流。
这种想法,从很多美国电影里面都可以看得到,比如在《社交网络》里,大部分年轻人的嘴里常常提到的一句话:“ Do cool things. ”意思就是“做出与众不同的事”。这句话,并不只是在一两部电影里出现,而是在很多美国大片当中都可以看到。说明这就是西方社会对于极致产品、极致技术的追求。
《社交网络》主人公原型,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这种现象还不单在西方社会,还在东方社会——日本这个国度里也可以充分体现。还是以镰仓衬衫为例,顾客对衬衫专业的产品分类是比较熟悉的,(这里面也可能有镰仓门店的销售员积极向用户普及纺织知识的功劳),他们知道原料、支数、版型的差异,甚至还有“参数跑分”(有没有国内选手机的味道)。这都是顾客对于独特产品认可的方式。
然而,当发达国家的技术控、产品控沉浸在对技术细节的无限YY当中到时候,他们却忘记了,他们成功,不过是刚好满足了市场需求而已。
所谓高品质,也是一种需求。
要知道,当年德国产品和日本产品,也曾经被视为伪劣产品。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尾声时,德国却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由于当时英国制造是品质与市场的保障,德国人开始仿造英国产品。由于大量防止英国制造的机器产品,曾引起英国厂商的不满。19世纪80年代,英国人就强迫德国厂家在机床产品上标出”德国制造“的字样。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的产品曾经是质量低劣的代名词,很多产品存在着质量问题。日本战后为了实现经济复兴,不得不通过劳动密集型企业,依靠便宜的人工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制造低档消费品,来填补对方的产品结构空缺。
其实,今天的发达国家,也经历过曾经的伪劣产品满大街的时代。到了今天,他们国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满足了,才转向了更高端的需求而已。这些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是有基础条件的,当用户已经不用担心所谓的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才转向了对于技术的追求。对于他们来说,满足基本需求可能只是一个入场券而已,而质量、技术要求才成为刚需。
在国内,主流的需求是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消费升级了,但是实际上,应该是上层阶层在不断消费升级,而下层阶层在消费降级。最近有很多的言论都在做类似的论述,可能未必完全正确,但是如果不做这样的假设,我们又如何解释过去两年多时间,为什么拼多多可以得到几何级数的增长呢?
这种情况,跟发达国家的需求是很不一样,比如日本的女性大多都人手一个包包,而我们的很多女士还是趋之若鹜。毕竟日本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月薪在18到20万,研究生月薪则在20到22万之间,折合人民币也就是一万以上,而且他们不喜欢买房,所以这样的收入水平还是可以买包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的确比较高。
随处可见的“包”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大家懂得。那么社会的需求可以大概分为两部分,少于20%的富人在追求高品质的产品,而多于80%的穷人在追求廉价产品,关键是,很多中产的消费能力还在往下走。
作为创业者,就要考虑,到底是要想办法满足上层消费群体的需求还是下层群体的需求呢?
质量和数量,你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