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如何拟定有效策略?从怎么做到什么时候做完。”丨《自信思考》

2020-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谢丹儒

“‘不可能’这三个字会让你停止思考,是恶魔的语言。”——泉忠司·《自信思考》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策略,就是找到达成目标的最短距离

第一次听到“策略”这个词是在一年前。

那是我从事“文案”工作的第二年,我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被称之为“大咖”的人物。他是某著名品牌的品牌策划师。

然而,那段时间也是我最难熬的一段时间。

因为经过他的点拨,我方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各方面的不足。比如我不懂得构思,不会列提纲,甚至不知道如何搜索信息,收集素材,以及如何选取素材等。甚至,最后我连怎么写都不知道了,我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无疑,那是一段灰暗的时光,但同时,也是经由那段时间的经历,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步伐和方向。

写作方面的受挫也预示着新的世界向我打开。我每天都在学习,吸收新的知识,每天都在改与删减之间徘徊,时常在自我怀疑和理解之间徘徊。我几乎忘了之前的所有知识,从零开始,真正的从零开始。

在某一天,我兴致勃勃地将自己写好的最满意的稿子交给他,然后期待着他的再次点拨。

这一次,他说出了“策略”这个词。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关键词,我不懂啊。

所以,我接着问是什么,然后他跟我说了“道和术”的关系。

“道和术”同样是个新鲜的概念,他举例,我听着,一边理解,一边提问。随着不断深入,我似懂非懂。

实际是当时我以为自己懂了,但事实却是我写的东西到了他那,很快便又被打回来了。

当然,他用的是委婉的方式,他说你再想想看。

以我多年的“文学素养”,我自然明白再想想看是什么意思。但就当时而言,我无比确定我尽力了。

关了一扇窗,打开了一扇窗,面对陌生的一切,我无所适从,尤其是那句“你再想想看”,我一下子便没了方向了。而我所谓的理解了,其真正理解了多少也从这句话可以得知一二。

其实,时至今日,我依旧不敢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策略”到底是什么。然而,我也并没有就此放弃探索。

我想,既然从正面难以入手,那就从其他方面入手,曲径通幽,总能够理解的,慢慢会理解的。

事实也是如此,一次偶然的机会,听王东岳老师的课,他是这样定义的:“术”就是看你能驱动什么,而“道”呢就是看你在被什么东西驱动。

简言之,它们的区别不在于抽象还是具体,务虚还是实用,而是以人为分界点。我们能够努力、能改变的那部分,那就是“术”,而我们必须认同、必须遵循的那部分,那就是“道”了。

策略,则是“道与术”的结合,“道”统领“术”,“术”是为“道”而服务的。也就是说,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按我的理解就是,我们靠行动生活,根据欲望行事。整个过程就是“策略”的体现,以什么样的行为来实现什么欲望,或者说想要完成什么样的欲望需要付诸怎样的行动。

当然,大体上这是对的,但这还不够。就如“曲径通幽”,或“条条大路通罗马”,或“地球是椭圆的”,这些理论本身可能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甚至是对的,但这还不够,因为它们都似乎在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边界,边界在哪呢?这还不够精准!

这就像“你再想想看”,看似好像有很大的自由空间,然而因为我个人的原因,无论是认知的程度,又或是我认知的范围,这个空间都在不断的被压缩,直至“我什么也想不出来”。我都不知道这里面究竟有哪些,哪些是可行的,我又怎么知道该怎么办呢?

所以,“策略”到底是什么呢?我一直迷糊着,迷糊着,

直至,读到《自信思考》中关于策略的定义:策略,就是找到达成目标的最短距离。

一下子,过往那些似懂非懂的答案和问题瞬间明晰了。就像数学题讲的那样,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策略就是这条直线,问题和解决方案就是那两个点。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怎么能确定这就是最短距离呢?

毕竟,现实问题可没有那么明确,而且通常只会更复杂,甚至真假难辨,还受制于各种因素。

至此,设定一个恰当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自信思考》的作者泉忠司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故而他提出:制定策略的时候,不要只是想“怎么做”,也要将“什么时候做完”考虑进去,一定要确定期限。

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完

就我的个体经验而言,我买来的书可能不会再翻开,就像我买来很多我以为我需要,我用得上的东西,最终都被无限期的搁置,蒙尘,甚至直至扔掉的时候,我都未拆封。

就我的个体经验而言,如果不知道怎么做,我尚且还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做法,但是如果不限期,我可能压根就不会想着去做,更不会想着可以怎么做。

说这是人性,是人的惰性,我承认。

不过,更多的时候我想的可能是它是否值得,我是否有必要这么去做,以及我是否真的迫切需要去完成它。

确实,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更倾向于动机和方法:我是否需要,我将采取怎样的措施,这将决定接下来我将怎么做。

但是,如果不给它设定期限的话,我们可能压根想都不会去想,更别提制定什么策略了。

凡事都等到最后一刻才动身,凡事都一拖再拖,一再拖延,逃避,然后再临时抱佛脚。这就像小时候做寒暑假作业,总是习惯把所有的作业都堆到最后一天,从早到晚开始补,结果自然是差强人意的。

这其中,我们能说没有策略吗?不,它还是有的,只不过更多的是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事实。事实就是我们并不能做到百分百的高效率,事实就是最后的结果可能因各种因素而改变。

这样的策略自然不能称之好的策略,就更别提有效策略了。

说到底,就像《自信思考》的作者泉忠司所强调的那般:不要只是在脑中想,而是要具体地行动,很快就会找到最短距离。

说到这,不由得想到以前老师常提到的一个解题技巧。

老师说,遇到不懂的或觉得比较难的题先放一边,先把简单的题给做了,然后再回过头去解决难题。

这是不是一个高明的策略呢?是的。

因为时间是限定的,而且最终都是为了结果,也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而服务的,且我们的认知和基本的水平是相对恒定的,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先解决简单的问题,自然效率会高得多,而且难题又相对耗时耗力,甚至如果一路顺下去,后面万一有简单的可以更好得分的题,如果错过了这部分,这不就于结果不利吗?

同样的,尽管思考我们讲究“谋而后动”,但是如果你只是在脑中想,浮想联翩,你可能永远也无法确定那个最短距离是怎样的,你总想着可能还有别的方法,更好的方法,可是偏偏你又想不出来,继而你就不行动了,停下来干想,最终你可能确实想到了这么一种方法,但这到底是有效的还是浪费时间呢?这其中不还得花时间去求证、修正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脑海中思虑那么久呢?何况,就我们所经历的大多数事情,它都是有一个时效性的。如果思虑过久,即使策略是好的,最后也可能因为时间的原因而将一个好的策略硬生生地变成一个差的策略,结果差强人意。

所以,制定策略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想“怎么做”,也要将“什么时候做完”考虑进去,一定要确定期限。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保障策略的有效性啊。

然后就是怎么做的问题了。毕竟,有效策略本身它就包含了一些其他的选项,比如无效策略,比如相对没那么有效的策略,又比如是否存在更加有效的策略等。

那么,如何才能够更加快速的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呢?

多问“为什么”,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自信思考》一书,将“自信”放置在首要位置,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要动不动就将“不可能”挂在嘴边,要有自信。

更重要的是,“不可能”这三个字会让我们停止思考。

就像前几天遇到一个提问:“三次追女失败,陷入自我怀疑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问题,其实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在答案中。

陷入自我怀疑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对结果的判定。失败是什么?失败是对结果的判定,简言之就像“到此为止”的意思。

如此一来,仅这个结果而言,它就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停止了思考。

试想一下,自己心里就将所有的可能性否定了,那还能看到什么,又能看清什么,至于结果以外的呢还会去思考吗?

同样的,我们还容易受到“一定要这样做”或“这是理所当然的”等固有观念或常识的限制,而这样的话无疑会让我们局限自己的自由思想。

要知道,规则这东西,都是人们规定的。而且,规则和固有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所以,有所改变也没关系

但是,如果说一句“不可能”或“这是理所当然的”,就会让思想止步,想法落伍。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

这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另一方面,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同样的,策略也应当如此,在寻找策略的时候,我们对于时间、金钱、精力的考量,一定不要囿于眼前的利益,这一点至关重要。

如果要说具体的方法的话,那就是请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因为“为什么”这个词是特别的,它能破除限制,回归本质。

简言之,为什么既有问原因的意思,也有问目的或方向、或意义的意味。

而问这个,才能更加清晰、清醒认知到本质的联系,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甚至,在“简化”思维流程,该如何思考,该采取怎样的思考流程,以及该采用怎样的思考技巧时,多问“为什么”,也能使我们更加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和作出决策。

所以,制定有效策略也好,设定时限也好,又或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多问“为什么”是至关重要的。这既是提醒自己目标在哪儿,也在提醒我们要时刻注意“策略,就是找到达成目标的最短距离”,而除此之外,那些影响或阻碍我们制定有效策略的因素,都应该及早放弃才对。

诚如泉忠司在《自信思考》中《第五章》开头所说的那般:

“拟定策略的过程中,一旦觉得自己曾经制定的策略有所失误,就要立刻修正,不要执着。经常将‘放弃’当作一个选项,会使你拥有不止一个想法,并拟定出更多、更有效的策略。”

多问“为什么”,便是意在此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