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剑与越女剑》,与“温柔”的定义之一

2018-11-15  本文已影响8人  晴方好_

我写《越王剑与越女剑》之前,先读了《卧薪尝胆》的故事。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尤深:

“勾践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夫人也亲自纺线织布。”

我就在想,这个夫人,应当是什么样的夫人?

在我写的这个故事中,他们最终还是胜利了,但要知道,他们在大多数的时光中都不得不以失败者、弱者的姿态,如蝼蚁般卑微的生存着。在被放归回国的大多数岁月里,越国年年上贡,岁岁称臣。

他也曾是王孙贵胄,她也曾是千金之躯!昔为千金子,今作阶下奴。年年上贡,岁岁称臣。这是怎样的耻辱?

都曾是那么骄傲的人,他们想不想摆脱这种耻辱?

怎么不想。日思夜想,没有一刻不想,都要想疯了!但是,在取得最终胜利之前,他们又不得不终日活在能否成功的疑问中,活在日复一日的焦虑与惶恐之中,活在“失败者”的巨大阴影之中,活在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永世为奴的恐慌之中!

这个故事是女性写的军国历史题材故事,但又是一个关于坚忍的故事。关于温柔的故事。

我知道你很骄傲,我知道你受不了这个,但是,请你忍忍吧!你再坚持下吧!

他看着很坚强,其实也很脆弱,也很无助。上苍啊,你若有那么一分怜悯之心,就求你放过他吧,他也很苦啊!

“苦海中飘荡着你那旧日的模样,

一回头,发现早已踏出了,红尘万丈。”

是的,烂俗的歌曲,也是有打动人心的句子的。

“欲恕众生罪,须知众生苦”。我曾写过我理解的“人性的荒凉”,人的孤独,隔绝。那么这些之后的温柔又是什么呢?

在对他人苦难的深刻理解中,在患难与共中,彰显人性的温柔。

史载唐朝时候,中宗被废,被武则天赶出了京城,暂居房州。在房州,他和韦皇后相依为命。

当时中宗惧不自安,每闻制使至,惶恐至想自杀。韦氏劝中宗说:“祸福倚伏,常之有?岂失一死,何遽如是也!”十数年间两人同过艰险,情义甚笃。

若没有之后那些事,这也真算是个美好的故事了吧。

这个故事,亦是如此。在不屈不挠的复国过程中,所有的不安,焦虑,与恐慌,他们都一起承担。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等到了胜利的一天。

最后,谈谈作品中“女性的声音”。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观念一向认为,一个女性,倘若她全身心围着一个男人转,帮着他东山再起、成就事业,所有人都说她“贤”,都会觉得她人生成功。

好像她全部的价值就是如此。复仇,成功,是男人的事。

可是,她真的没有自己的想法吗?

我插入点题外话。

前几个月,我读了一则莫焕晶被执行死刑的新闻,却被里面男主人林斌生与朱小贞的故事打动了。

“温柔”的定义,不同的人当有不同的理解。倘若有人这么想过:

“她这么要强,一丝一毫都受不了仰视别人这种事,我从不放弃,不仅仅是因为我自身,同时也是因为,如果我多一天得过且过、醉生梦死的日子,她就会多一分看别人眼色的风险。”

这也是一种“温柔”吧。而这,亦是为“努力”“永不放弃”注入了新的含义。

你从不放弃,不只是因为你本身是个有尊严的人,

还有一个深藏在心底里的原因,就是不想让心爱的人受委屈。

倘若别人是发自真心这么想,

那真好。

“感君,区区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