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拾穗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反思

2019-01-06  本文已影响77人  牧牧与晴

      学校要迎接市上检查,要我上一课公开课,内容自定。恰好我上到第六单元《周亚夫军细柳》 ,就它了。

    《周亚夫军细柳》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文言文。也是本册教材最后一文言文,文章篇幅较长,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但是文章的故事非常有趣,容易引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我准备分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梳理、复述课文内容,这一过程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老师只作简要点评和指导,强调复述应注意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当同学们通过复述弄清楚课文内容的时候,我便顺势抛出一个问题,请大家依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个你最想知道的或者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将问题写在作业本上上交老师,今天的课堂作业就是积极思考自己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就这样完成了,同学们课堂的学习很积极,复述课文内容重点突出,基本上做到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课下我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将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归纳总结为以下四个:

      1、周亚夫为什么是真将军?他究竟真在哪里?(关注此问题共有25位同学)

      2、周亚夫对待君王如此无礼,为何得却得到夸赞?(关注此问题的同学共有11位)

    3、文章题目写的是周亚夫,为何前文还要写其它两位将军的情况?(此问题关注学生有6位)

    4、“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中“惊”字如何理解?(此题1汪欣同学一人关注)

      梳理了学生们的问题后,我发现文章的重难点和写法以及细节几乎都包罗在内,第二课时就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教学。

      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为“真将军”找证据,此处适当增加了背景介绍,学生对周亚夫的秉性为人分析很到位;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同学们对汉文帝大加赞赏,问题解决比较顺利;第三题学生解读出了对比与衬托的写作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第四题提问最精彩,我首先肯定了汪欣(平时不发言的)同学读书认真,关注细节你会有更精妙的发现,依据提问得出“明君良臣”的结论,此处描写又属于则面烘托手法。

      我又借机追问:若让亚夫评价一下文帝,仿照文中句式,他会怎么说?学生讨论回答“真君王”“真明君”“真天子”。我也总结如下:下自劳军,躬身军纪,改容赞服,此真天子也!

      自问自答,积极参与,我将问题与提问者姓名一同出示于PPT上,我能明显感受到学生的眼睛在闪光。与其满堂灌出力不讨好,不如退一步巧参与乐得其所。

                          2018.12.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