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祖上虽是农民,却重视耕读传家,他写什么书至今深入人心?
贾思勰祖上虽是农民,却重视耕读传家,他写什么书至今深入人心?
快乐有趣
贾思勰塑像北魏孝文帝时的贾思勰,祖上虽是农民,却重视耕读传家,约在公元6世纪三四十年代撰写了一本什么书,对今天还有价值?我来告诉你。
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的山东寿光,有着悠久农业历史的地方。
贾思勰出生在这个地方的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他的祖上虽是农民,却重视耕读传家。
在劳作的同时,祖辈父辈们特别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些都在不断影响着贾思勰的人生。
成年走上仕途后,贾思勰曾任太守,历游河南、河北、山西、山东考察农业生产情况。
他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都习惯性地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
他的心中早就埋下了著书为民的种子。
时至北魏末年,当时黄河和长江流域灾害频降,连岁凶灾,政治腐败,贵族荒淫,民不聊生。
为了实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宏愿,贾思勰回乡经营农牧业。
他一边开始从事种地、养羊等农业生产劳动,一边提起了放下已久的笔。
在与农民接触中,贾思勰大量地搜集农谚,从中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意思是说:地太湿去翻耕,会使土地板结,不如不翻好。
“耕而不劳,不如作暴”,意思是说耕了地面不把它平整好,那就等于瞎胡闹。
“锄头三寸泽”,意思是说锄头上带有三寸深的水,勤锄勤耙,利于保墒。“祭青喉,黍折头”。
忌在穗与秆相接的地方还没有变黄时就收割,尤其是黍子要等完全成熟、穗子弯下头时才能收割。
有一次,贾思勰经过一个村庄,看见一个农民俯着身子在庭院里捡麦粒,一副极为认真的样子。
他觉得很奇怪,便走进去询问,原来这位农民正在挑选麦种。
这位农民教贾思勰如何选种:“一般人仅知道选种要选长得饱满的穗子,但未必知道还要看种子的颜色纯不纯。
同时要把割下的穗子高高挂起,待到来年春天再拿下来做种子。
贾思勰石刻人们更不知道土质不同、气候有别的地,对品种的要求是不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在茎秆上。一般说,潮湿温暖的低地种谷子,要选用茎秆柔弱、生长茂盛的。
风大霜重的山地种谷子,要选茎秆坚实的。犁地之前,要看地里长没长茅草,长着茅草的地,需先赶着牛羊在上面踩一遍,等七月犁地时,茅草才会死去。”验之行事才放心。
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广泛采集农业谚语,请教老农,进行实地观察、验证,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产知识结合起来。
6世纪40年代初,贾思勰写成了以农为本,重视救荒农作物的栽培,发展基于大农业观的多种经营的《齐民要术》。
将这部书的名字定为《齐民要术》,“齐民”是使人民丰衣足食的意思,“要术”是谋生的重要的方法。
他参阅的前人著作包括《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在内共有150多本。
其中他引用管仲的“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等论断,充分论证了自己“农为政首”“贵五谷而贱金玉”的重农思想。
《齐民要术》书籍《齐民要术》体系开中国古农书体例之先河,成为后世农书参考和模仿的典范。
在结构安排上,序言全面阐述了贾思勰“以农为主、通过经营农业以求富强”的进步思想和科学观点。
同时反映了贾氏人定胜天、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因时、因地、因物、因具体情况制宜的朴素唯物的辩证观以及崇尚劳动,重视生产,后胜于前”的进步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