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5【读书笔记】竞争和趣味

2025-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朵小红花呀

今天继续读吴非的《照亮校园的常识》,阅读内容是第65至101页。

1. 把竞争引入学校教学,把属于完善自我的进德修业当作名利驱逐,用考试代替教学,并错误地宣扬人生是场你死我活竞争……种种错误的教育观扭曲了学习。当学校和家庭合力遵从错误、落后的价值标准时,学生没有能力对抗,只能在无休止的喧嚣中逐渐变得麻木。“生活”被拉低为“生存”,生命便失去了丰富的快乐。(P65-66)

P.S.在学校期末考试前,常常看到异常忙碌的任课老师,不断地发试卷、改试卷、讲试卷,然后跟同事吐槽这一届学生多么的不上道,对待考试一点也不上心等等。为什么学生对考试不上心?尤其是小学生,他们从不会因为期末考试而主动费心准备。那是因为这些孩子还没有被拉入“竞争”的世界,还没有被完全驯化,他们还保持着一份童真,保留着自我。这是难得可贵的。

2. 学校教育中,最常见的是缺乏智慧的课堂;按部就班的、一成不变的教学计划单调乏味的照本宣科,没有灵动激情的表达,没有真正地尊重学生的思考力,等等。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怎么可能体验学习的趣味?(P67)

P.S.现在的孩子学习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大都是有趣的。从小上过各种兴趣班,兴趣班最大的特点是小班制和个性化教学,兴趣班也会讲究学习的趣味性。除了兴趣班,平板也是学习的一种途径,视频、游戏和人机互动,都带有浓厚的趣味性。当这些孩子走进学校生活时,他们发现课堂是无趣的,教师是没有激情的,书本是无聊的,自然就会昏昏欲睡,有自控力的孩子可能坐着发呆,自控力差的孩子开始聊天打闹。于是,站在讲台的教师开始愤怒,不断地印证“一届不如一届”这句话。

如果学校充斥着竞争和无趣,谁愿意去上学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