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泰尼克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4382/37e500a08245ba69.jpg)
文/卓子
记得是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在多媒体教室给我们播放的泰坦尼克号,之后再没看过。
上大学的时候电影院播放过一次,消息这么闭塞,从不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任何事情的我都能知道影院上映的事情,想必当时是轰动一时的吧!也有情侣闺蜜去电影院看的,但从没进过电影院的我却觉得这是莫大的奢侈,当然不会去乱花钱消费。
这样算来,离第一次观看竟也有二十年之久了。
熙地港最大的巨幕厅,票价也卖到七十多块钱一张,却有种包场的恍惚感,每一排都是中间最佳的位置坐着几个人,跟我上周担心的换票太晚选不到好位置完全相反,上周和闺蜜看的《不止不休》也是如此,片子挺好,却很少人去看。
想想也是,若不是朋友送了几张电影票,估计我也不会去关注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可能连《泰坦尼克号》上映都不知道,更别提去消费了。
看之前,海龙同学还说不然换个其他的看看吧,好像也没什么好看的。我记忆中脑海里的画面也是寥寥无几,我只是好奇多年之后再看这么经典的爱情电影会是什么感觉。
影片开头是美国打捞队利用很先进的技术在坦泰尼克号沉船上寻找海洋之心,我怀疑老师给我们播放的时候大概把这段快进了吧,完全没有印象,但看的3D效果的海底沉船,有一两条小鱼在船里游荡,长满水锈海草的栏杆,四分五裂的人体躯肢,还有一个漂亮的有点呆萌的小孩头颅,有种看天下霸唱写南海归墟在海底打捞的感觉,震撼、压抑、还有点好奇。
女主已经101岁了,脸上布满了慈祥的皱纹,颤颤巍巍,出门要带很多行李,宠物狗狗,甚至鱼缸里养的小金鱼,摆满桌子的相片摆台。就像她年轻的时候,84年之前,还是个鲜活的追求生命本质的青春女孩,出门也要带几十个行李箱,把船上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坦泰尼克号以人类制造出最大的可移动物体轰动一时,装饰豪华,头等舱的权贵们享受着舒适的纸醉金迷的旅行,三等舱的穷苦大众也有自己的取乐方式,等级制度森严,幸福和快乐却是一样的。
所有的人都在激动的欢呼,只有女主讨厌这里,这条船把她拴在了婚姻的枷锁中,让她失去自由,被迫的融入只有金钱和地位的生活,没有善良,没有真挚,表面越是豪华,内心越压抑,她骨子里骄傲,桀骜不驯的像匹野马,热爱艺术,有自己的思想,不被权势禁锢。
这样的美丽富家女被流浪旅行画画的男主注意到了。男主看似穷困潦倒,连三等舱的船票都是靠赌桌上的好运气赢得,却有思想,热爱生活,懂艺术,精神自由。他们相互吸引,相互救赎,直至生命的尽头。
年轻的时候只能够看到两个人的爱情,现在再看,那爱情只是经典中的一部分,只是被身份的差距、生死的别离贴上了爱而不得的标签,所以成了永恒。现在看到的是两个勇敢、善良、充满爱的生命,是人类的贪婪、虚荣、傲慢堆积出的海难,是恐慌和悲痛,也是坚守和救赎,是善良和无奈,是因果。
船长无奈的眼神,副船长提前结束自己生命的绝望,妈妈在最后一刻都在给自己的两个孩子讲着童话故事,演奏者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音律,造船工程师看着大钟等待着沉没,船长握着船舵忏悔坚守,牧师含着眼泪祈祷,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紧紧相拥。恐慌混乱,有的人害怕到失去理智,有的人要体面的离去,有的人用生命保护爱人,有的人苟且偷生到不愿返回多救一个生命。人性的善善恶恶都被沉入海底,被时间淹没。
我大概明白了经典之所以经典,不是因为她的爱情多么的轰烈,而是它包含了太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年轻的时候看不到,只会注意自己能注意到的,甚至惋惜男主失去了生命。而再过很多年,看到男主被冻僵的身体,没有那么多的悲伤了,泪点转化到了骨肉分离,坚守信仰,和一点点善意的良知上。
记录寥寥数语,来慰藉被阵伤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