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之一:进藏方式
在中国,西藏游似乎一直是热度不减的话题,也是中国旅游的终极目的地,壮美的风光,神秘的藏民,浓厚虔诚的宗教氛围,以及高反的可怕,山路的艰险,在反复纠结着很多人的内心。
作为一个多次跑西藏的老顽童,经常听到大家对西藏游的向往、顾虑和传闻,其中不乏谬误,以至于影响了大家出行的决心,削弱了出行的快乐。
为着更多的人能早日去感受“身在地狱,眼在天堂”的西藏,我把去西藏旅行的各方面一一介绍出来,让大家能有一个综合的认识,正确的看待和科学的考量。
那么,先从进藏方式说起吧。
进藏从时间效率上看,有飞机、火车、汽车、骑行、步行几种。
如果时间紧张,又只想到拉萨看一看雄伟的布达拉宫之类的景点,打卡目标性明确,那就直飞拉萨,只要你
对自己身体有信心,不会落地即送医院吸氧或救治即可。
虽然拉萨海拔仅3700米,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仍然是高了,毕竟2000多米就开始不适的人很多。当然,把
西藏行变成藏医水平体验之旅,也算是一般人不能有的别样享受吧。
坐火车进藏,目前只有青藏铁路一条线可选。火车上可以欣赏沿途风景。
火车设计的非常棒,每个车厢都加氧。
具体到座位上,也可以单接管子来吸氧。
列车不但提供了充足的氧气,还自动根据海拔调整车内气压,应该说,从减轻乘客高反的可能性上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这犹如一个放花的温室,到了拉萨,花总是要出温室的,还是要直面3700海拔,这时候特护可是没有了!所以,我认为,与飞机一样,都是途中没有问题,但缺少了缓慢适应的过程,一下子送到了痛苦煎熬的炉火上。
英姿飒爽奋力蹬踏的骑行者,是每年进藏线路上一道花花绿绿的风景,尤其川藏线为最多。
2000多公里的路上,需要的是太多的体力,因为不断的爬山。
还有各种坎坷的烂路。
还有趟水和面对塌方等。不断的上高海拔。体力之外,装备一定要做足,毕竟,刮风下雨吃饭喝水和车辆故障等一系列问题都只能在后座的小行囊里找到解决物品,不然就会半途而废。还有就是要做好路书了,每天到哪个营地(以骑行的速度,不可能每天都找到一些县市的正规旅馆),定好计划,拼命也要赶过去,荒郊野外的山崖路边,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的睡觉之处,除非你是人猿泰山。
骑车最危险的不是上山,而是下山,每年都有因为下坡速度和预控不力而出现事故甚至死亡的。
而女骑友更多一项考虑:路上荷尔蒙分泌过剩的狼多啊。
步行,是所有进藏客里最不容易的了。所有的物品组成一两个一米高的大行囊,背身上走几公里就已经累的动不了。
尤其女孩子,靠自己单独的出行必不可能,必须有一个强壮的伙伴能分担一部分重量,而且,也能壮胆。负重按一小时3公里,每天不停8小时才24公里,一个川藏线就要100天了,显然不可能,而且大量荒野之地,安全也是问题,尤其女性。所以,这部分人搭车走就很正常了,这样的出行因省钱而被称为穷游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沿途也衍生了无数激情浪漫或尴尬危险的事,也是必须要有思想准备的,包括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只能搭帐篷时,一个女孩子怎么睡当然是出行者必须提前想到的,应运而生的是混帐而睡。所以,女生带好安全套出行也就是应对一些特殊情况的不二之选了。我拉过背包客,小伙子跟我几百公里吃住一起,连高反药都找我的家人借,整个过程一分钱没有花。这部分人,还要做好被沿途的各种狗追的预案,要知道川藏线沿途各种狗和獒的数量是万计的。
还要应对搭车司机的各种骚扰,以及同行驴友共宿时的一切问题。
女孩有追求无错,没有保护措施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当然,随着搭车的泛滥和其中人品的良莠不齐,让搭车的司机也越来越少,尤其老跑进藏线路的司机,已经连美女都不让搭了。
接下来就是大部分人选择的汽车出行了。汽车出行,因其携带进藏所必备的庞大的行李物品数量而变得方便,而且,可以随走随停,欣赏沿途风光,甚至随时调整行程线路。这是普通自驾的益处,还有就是应对高反的益处。因为每条进藏线都是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行走,大部分都是十来天的时间,所以,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有的线路反复上下,让人可以不长时间经受高海拔的煎熬,并不断调整肌体直到适应,所以,还是以自驾比较合适。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