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贾平凹学写游记
《名人教你写游记》学习笔记之八:点面结合,书写人生感悟
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当代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
他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达300余种。
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播,多次在各种国际大赛中获奖,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当代画家李可染的画作《万山红遍》,是根据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创作的,在2012年拍卖时以2.9亿多元成交,成为当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价格最高的拍品。
要在有限的纸张内,把“山”和“林”广阔的画面表现出来,其难度远比踏遍千山万水要大得多。李可染曾指出,山水画要求“大”和“多”并进,所谓“大”是感觉大,“多”是东西多,即用最小的纸,画出容量最大的一幅画。
李可染的这幅画,近景描绘了涓涓小溪、明亮的飞瀑以及错落有致的红色树木;中景重点刻画了雄奇的主峰和树木掩映的山村房屋;小部分远景墨色加重,层层推进。具体的实景,加之模糊的虚景,层次和色彩的巧妙处理,使欣赏者自然感到“万山”和“层林”在深秋的诗意景色。
一个地方,一个景区,一个景观,每一次旅游,触目所见,充耳所闻,其对象何止万千。如何写进游记,确实需要一点技巧。都是要而言之,择要述之,不免泛泛而谈,浮光掠影;不顾整体,只写一点,难免管中窥豹,以毛相马。只有点面结合,相得益彰,才是最好的办法。
贾平凹的《登鸡冠山》一文第一段,介绍了故乡丹凤县城北那座鸡冠山的整体形象特点,以及春天、夏天的景象特点,这就是“面”的叙述;而接下来的第二自然段“鸡年初秋,一个阴雨初晴的黎明,天很闷热,我独自攀登鸡冠山”开始,则进入了“点”的叙述。
《黄陵柏》首段是写桥山的整体景象,然后依次写“天放晴的时候”“逢着刮风下雨”“末了”山上的景象,这些都是“面”的叙述;而第二段“山上有一条小路,曲曲折折爬上去”开始,就进入了“点”的叙述。可见,“点面结合”是游记中普遍采用的叙述手法。
写“面”是为了写“点”,是为引出“点”,为写“点”做铺垫;写“点”才是文章的重心,才是文章抒发情感、阐明道理、表达意趣的依托。没有了“点”,文章的“情”或“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贾平凹的早期散文很多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极富情致和个性。他的许多游记也充满哲理,如《登鸡冠山》《黄陵柏》《夜在云观台》《游了一回龙门》《冰风洞体验》等。
这些游记中的哲理性感悟,都直接在文章中表露出来,重重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登鸡冠山》从“山顶上原来竟是很平的场地”中感悟到“平就是陡的终极”,生活中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其实正可能孕育着惊心动魄的“陡”。
古代山水游记中也常有“理趣”之作,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等,贾平凹的哲理性游记与之应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