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与王安石
说到观念固执这一类人,很多人就会想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的主人公,这位自命不凡的“勇士”,骑着一匹瘦马,手持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把风车误当作敌人或妖怪,一枪刺去,被风车卷走。
有人把堂吉诃德观念固执这一点,理解为永不妥协,为实现理想奋不顾身。我却不以为然,一个观念固执的人最可悲的就是,他自以为的正确,常常脱离现实,行动盲目而无视实际情况。
生活中常常存在这样两种偏执的人。一种人是受原生家庭娇生惯养的影响,从小便养成执拗偏执的性格。还有一种人在年轻的时候,因为思维活跃,做事不拘一格,但一上年纪,就开始出现偏执和盲目的自信。开始思想变得僵化、偏执,往往坚信自己的某种经验是正确的,或在决定某件事后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听不进别人的良言相劝或反面意见。
这样的人,他做出的决定后来虽然经过事实的验证是错误的,心里已经意识到错误,但即便如此在口头上仍然不会承认自己错了。
这种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善于自省。当自己犯了错的时候,要么不自知,要么不反省自己,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就很难在错误中汲取教训,认知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这样的人往往给人们以貌似坚毅刚强的假象,如同堂吉诃德一般,不屈不挠,一竿子插到底。其实大家都明白,堂吉诃德的坚毅和刚强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偏执、盲目、蛮干。
这样的人为某件事坚持到最后,却可能造成镜花水月一场空,原因在于他不惜一切所要达到的目标或达到这样的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往往是不正确的或者偏离的。所以他们的我行我素,尽管在他们看来是以正义和正确自居的,但是在别人的眼里却是可笑甚至可悲的,就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
这种人往往对自己已有的观念估计过高,把自己掌握的有限知识视为“真理的标准”,如此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便大打折扣,从而扰乱了他们的正常思考,不能常态地去推理、判断。造成看问题片面甚至思想狭窄。一些习惯会在他的大脑中形成“固定化思维模式”,比如他们考虑事物的时候不愿意花费更多的脑力,而习惯于用已有的模式去套新的事物,因循守旧,并执拗地重复这样的行为。
固执和僵硬有时候会给工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被人称为“拗相公”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性格十分偏执,他在“熙宁变法”中,倚仗自己后面有宋神宗撑腰,遇事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容不下各方的不同意见,最终导致变法严重受挫。其实在当时的朝中,很多人是原来对他青眼有加并提携有恩的,比如欧阳修、文彦博等,也有很多人是他的年轻时的挚友,比如韩维、吕公著、司马光等人。这些当时的朝廷重臣,如果善加笼络团结,本来可以助他一臂之力,却因为不同意王安石的一些做法而被逐渐驱离朝廷。
由于王安石性格偏执,滥用亲信,且不善于团结各方面力量,造成在朝中树敌过多。最后不但陷自己于不利境地,也累及神宗皇帝,导致无法调动各方面力量来支持完成“熙宁变法”。最终造成以人废事,变法失败。
王安石的教训告诉我们:性格的偏执,便是人格上的缺陷。他在处理朝野关系中表现出的许多极度偏执行为,给他的工作推进了极大的阻碍和危害。从这一点来说,无论他道德品质和才华再高,但政治情商却难以恭维,在这样的情况下,仕途多舛,即便设定的目标再正确,也会导致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失败。
事实上,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比较“执拗”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自认为相对精通的领域。如何减少或避免自己成为“拗相公”,要求自己做到这几点:
首先是如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平日里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多做反省。唯有自省,才能让我们从失败中获得成长。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兼听则明,尝试多听听别人的建议,方可以有所进步。一切的进步是从你能够听进去别人不同意见的那一刻开始的。
其次是克服单一角度考虑问题的缺陷,要知道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立场,我们认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上去天经地义的事,易地而处,可能看起来并非那么理所当然。
其三是主动拥抱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事物,建立多元思维,保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更新自己,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避免形成偏执性思维。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