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069:公孙弘的“自污”,始终抓住本质不松手
学习内容:
1,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
2,公孙弘的“自污”
公孙弘在家,盖着布棉被,饮食也不注重吃肉。汲黯说:“公孙弘高居三公之位,俸禄很多,却盖着布棉被,这是虚伪骗人。”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确实有这回事。九卿当中,和我关系最好的就是汲黯了,而今日当廷诘问我,正说中我的毛病。以三公之尊,却盖棉被,与小吏没有差别,我确实是矫饰欺骗,想要沽名钓誉,被汲黯说中了。如果没有汲黯这样的忠臣,陛下怎么能听到这样的话啊!”
天子认为公孙弘谦让,更加尊敬他。
【学以致用】
01,在维护国家稳定的角度来看,推恩令,用虚名来卸掉对方的实力,卸掉对方资源性资产——土地 ,土地越分越少,有“侯”的名声,却没有资本,还得自力更生,主动创造财富
换个角度来讲,中国这片神州大地,能够生生不息,战后能够快速重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土地广阔。 只要给予一定的时间,就能很快的孕育与修复
同时,从当下的疫情的事件,一个重要的启示:好好保留家里的自留地,未来可能没有吃点,土地到可以养活你。
02,知行合一 太难
主父偃上书汉武帝不要穷奢极欲,自己却穷奢极欲。汉武帝听到别人劝他不要穷兵黩武,他觉得好有道理,相见恨晚,还给他们都升职了。然后,继续穷兵黩武。
我认为,以前在上古时期,有道德的人,做到知行合一,这是自然而然的行为
但是,现在的人大部分已经在一步步退化了,道没有了,德出现, 德没有了,礼就出现了,礼没有了,法就出现了 ,法也不听了,刑就出现了,刑如果还不怕,那就只有被消灭了
现在人,对于“知行合一”来讲,这压根是反人性的
反自己的人性,与这个世界的习惯颠倒着来,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心经》上面讲,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个世界是颠倒的,把颠倒的世界,颠倒回来看,执行, 或许就能做到
牛根生的母亲对他有句经典的教育:要想知道,打个颠倒。 这是很有智慧的母亲
03,公孙弘太牛了,自污,不仅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境界
一般人没有这个境界,看不到这个事情背后还会牵扯多少层的关系
问题的背后还有问题, 就像一颗石子掉进湖面,波纹的背后还有无数波纹一样
上次讲过,公司里面什么法最重要?
老板对你的看法最重要,其他都靠边站
公孙弘能够分得清轻重缓急,始终抓住本质不松手,关注最终的焦点——武帝的看法
一个自我批评,大大方方的承认,武帝反而不信,认为他谦让,大度
汲黯是忠臣,说武帝是明君,实际上还是在拍马屁
另外,公孙弘一定是道家修行高手,懂得事物矛盾相对应的规律
他知道自己在皇上面前的形象太好,太受宠了,所以,一定会有人嫉妒,另外,万一哪天上面的人突然觉得,你的形象是装出来的,你怎么证明? 物极必反,泰极必否。
汉初刘邦为什么怀疑萧何? 就是因为做的太好了
所以,看《资治通鉴》里面的故事,感觉这里面好人不好当,坏人也随时掉命,大王也不好当。不过这就是历史,是人性,给人启示
公孙弘痛痛快快承认,让对方一拳打在棉花上,下次就没办法再继续找毛病了。 这相当于打预防针了。 如果汲黯继续找毛病,估计武帝都看不下去了
所以,让别人知道,我就是个俗人,贪财好色,挺好
何必把自己装成圣人君子的形象。 当周围世界混浊的时候,你的清澈就是一种罪
内圣外王, 把自己内心修行到如同莲花一样就好,外面混浊一点,别人没有压力,大家都轻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