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经济学|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2017-03-14  本文已影响699人  页彦夕

71/100    100天写作计划

第71篇    转眼间,还剩下29篇,最近自己思考较少,更多是写学习心得。

今天继续延伸昨天的话题,谈谈成本是啥?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老师依旧以采石厂老板买空地为例。

采石厂老板在猜测,这块地到底是用来做厂房好,还是拿来盖房子好。他愿意出价买这块地,原因在于他相信这块地拿来当厂房,将来得到的回报,会比拿这块地来盖房子更高。

这时候,如果民用住宅的价格涨到足够高,会发生什么情况?他还会继续采石头吗?不会。他会把采石场给关掉,拿这块地来修建住宅。

这块地有两种竞争性的用途:要么拿来做采石场,要么拿来做居民区。最终哪一种用途能够获胜,则取决于这两种用途的使用者,谁的出价更高。

这两种用途,我们可以说是两种人,一种是参观博物馆的人,一种是要住房子的居民。他们可以是两拨人。但其实,他们也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一个人可以同时有两种需求,他要在这两种需求中做一个权衡,做一个取舍。这时候成本的概念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这块地,如果拿来修博物馆,那么就放弃了民宅,修博物馆的成本就是那个没有修成的民宅;如果倒过来,这块地如果用来修民宅的话,博物馆就修不成了,修民宅的成本就是放弃了的博物馆。

我们把这个概念再说清楚一点。一块地不仅仅可以用来做博物馆或者修民宅,它还有好多其他用途:A、B、C、D、E。我们现在简化,说只有这两种用途:修博物馆或者建民宅。修了博物馆就不能用来做民宅,民宅就是修博物馆的成本;倒过来,如果修了民宅就不能做博物馆,博物馆就是修民宅的成本。

一个资源,它有若干的选项,被选中的那个选项,它的成本是那些所有落选的选项当中,价值最高的那个。简单说,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引用《北大经济学课》的内容)

如果让我选,我还是喜欢博物馆

我原先认为:建一个采石场的成本,应该是为了建成这个采石场,所采买的各种用品和建设器材等。结果这个成本却是看不见的,是放弃建成博物馆的成本。

这样会觉得我们所想象的成本代价,是那么的虚无缥缈,但正因为目前所能感受到的是虚无缥缈,才会促使我们多角度思考,让那些虚无缥缈渐渐地具象化。

当我们不再简单地以现有所付出的一切来计算成本时,可能才能真正客观地做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当能开始把思考的面铺开,就会为自己的选择罗列出可靠的数据分析,所有的说辞也将更有说服力。

有时觉得自己的嘴挺笨的,不具备说服力,所以才需要多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让自己条理清晰说话有依据。当说话方式不是以我觉得,而是根据……分析,是不是说服力就立竿见影了呢?

别聚焦自己眼前所看得见的成本,而应该认真思考一下那些看不见的,长远的一些成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