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语文 大未来》笔记十二:倾听花开的声音,让孩子养成倾听的
阅读力VS倾听力
以前在实验小学做语文老师的时候,办公室很大,五六排老师坐一个办公室,往往一个话题会引起大家一系列的反应或者讨论。记得那次是关于老师教育自己孩子的讨论。有个老师讲的事情让我记忆犹新一一
因为工作忙,她很少给女儿讲睡前故事。那么,怎么解决晚上的空余时间呢?那位老师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晚饭后,让女儿自己去看书,老师偶尔会和她一起看,读给她听。后来,又有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买个音乐播放器,把音频拷到里面去,这样就可以让女儿窝在被子里听故事了。
过了几年,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老师越发想偷懒,常常让她自己看书或者听播放器。当然,老师的理由很充分,美其名曰:阅读的能力很重要。
她的女儿就在我所在的学校就读,各科老师也是同事。直到有一天,同事向这位老师抱怨她的女儿时,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事这样评价她的女儿:孩子上课时对老师的各种问题反应很快,老师们也十分喜欢这个聪慧的孩子,可是每逢考试,孩子却总是很粗心,做题不是落了这里就是没有顾上那里。
同事也给出了一些简单的分析,说,她家女儿是“90后”,生长于录音磁带、MP3风靡的年代,从小是听故事长大的,所以孩子擅长听,上课时优势尽显,考试时劣势突出。
我相信,讲到这里,很多家长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我们家的孩子也是这样培养的,不会也有类似的问题吧?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家孩子与这位老师的孩子恰恰相反,看书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听故事的时间,那会不会让孩子听的能力大打折扣呢?
众所周知,因为考试,家长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十分上心。而让孩子从小看书、看图画书,成了一个非常便捷的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途径,深受家长和孩子们欢迎。但与此同时,传统的口耳相传讲故事,似平就很少见到了。以至于,一说到讲故事,很多家长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亲子阅读图画书的场景。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帝赐予人两耳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又深刻地说明了倾听的重要性。有课题组专门做过一项调査,人们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也就是说,听说读写几项能力中,听是排在第一位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倾听,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美德。倾听表达的是对别人的尊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倾听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常说的“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你有一种好办法,我也有一种好办法,如果我们懂得互相倾听,那我们每个人就都会拥有两种好方法”,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倾听从心开始
那是多年前的一件事了。那会儿我带语文课兼班主任。下课的时候,我经过花坛边时看到有趣的一幕:一个小女孩正猫在花丛中,低着头,歪着脑袋,口里煞有介事地说着些什么。我感到很好奇,便走过去,蹲下身子问:“你在做什么呢?”小女孩说:“我在和花儿说话呢。”我覚得好笑,就问:“花儿能听到你说的话吗?”“能啊,花儿也有耳朵,只要你靠近它同它说话,它就能听到!”小女孩认真地说。
听着小女孩天真的话语,我笑着摇摇头走了。
早上,学生组织去春游,作为班主任,我自然也去了。郊外清新的空气让我觉得心胸开阔了许多,蓝的天白的云青的草,更是让人看了心情畅快。学生们追着赶着闹着笑着,望着顽皮的他们,我心中竟萌生了一种想融入他们玩乐中的想法。
学生们玩累了,都躺在草地上休息,有几个还在不安分地打着滚,我也坐在他们中间,和他们东聊西侃。这时,躺在我旁边的一个男生说:“罗老师,您能听到风跑过的声音吗?”我说这怎么可能啊,因为这时并没有起风。“您躺下来,闭上眼晴就能听到风声,不信,您试试。”我顺从地躺下了,然后在那个男生的提示下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突然感觉到天地是那样无限,那样宽广,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呼呼的声音,时而急,时而缓,时而轻吟,时而深沉。我想,那一定是学生所说的风声吧!我还听到鸟儿划破宁静天空的声音,清脆而纯净。我还感觉到我的心跳声,平缓而有节奏,和大地脉搏跃动的声音一样富有震撼力。
“您能听到吗?”学生的话又一次在我的耳际响起。
“我能听到。”我说。只要用心去听,我们还是可以听到花儿的歌声,还是可以听到童年的嬉笑声,还是可以听到成长的脚步声。
很多家长以为,倾听还不简单,让孩子专心地听,集中精力地听,认真地听,不就行了吗?其实不然,倾听,是把感观、感情和智力的输入综合起来,经过思考或者融入情感的一个过程。以前听课的时候,听到这样个有趣的案例:
老师将一个大大的“聪”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首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因为“聪”字把大大的耳朵摆在第一位,会用耳倾听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其次呢,聪明的孩子会动手、动口和用心
其中“用心”是基础,放在“聪”字的右下角,而“聪”字右上角那两点不正像一双勤劳的小手吗?它告诉我们要先做再说,多做事少说话,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
学生听得比之前更认真了。老师不忘用目光巡视全班,当有人忘了专心倾听时,老师就会意味深长地指一指黑板上的那个“聪”字,学生则会意地一笑,立马就改正了。下课的时候,老师说,这个“聪”字就一直留在黑板上吧,让它时时提醒我们上课要注意倾听。
老师说得多好,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不仅仅是要靠耳朵,还应该用眼睛、脑和心。用一句话说,就是倾听要从心开始。
用心养成倾听的习惯
作为老师,我经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发言的学生讲得津津有味,别的学生或东张西望,或挤眉弄眼,或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站起来的学生发言还没有结束,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教师让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地顾不上听讲;合作学习时,老师的要求还没有说完,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老师的后半句话往往淹没在一片声浪中…
种种问题告诉我们,倾听的培养,不能仅仅只是从倾听技巧入手,更重要的是从倾听习惯上动脑筋,用心养成习惯,让用心融于习惯中。
以下是几种培养孩子倾听习惯的建议:
一是尊重的姿势。
在倾听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方的表达或者语速等存在一定的问题,容易引起倾听者的烦躁、不安甚至是反感等,而这些心理暗示又会通过我们的语言、神态、眼神、肢体等表达出来。善于倾听的人,更容易学习到东西,更容易被別人所接纳。不管是否接受对方的谈话内容,都要尊重对方说话的权利。
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基本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比如,倾听别人说话时,身体一定要正面面向说话的人,不要有任何交又的部分,比如斜对着说话的人、双手抱着肩、跷着腿、双手插在口袋里等,在肢体语言上叫“防御姿势”,代表着拒绝接纳、回避和躲藏。这样的肢体语言被证明接受的信息量非常有限,还给人一种不尊重对方的感受。如果是一对一的谈话,建议身体前倾,效果会更好。
比如,倾听的过程中,眼晴要注视对方,如果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要适时地点头,以鼓励对方继续。在倾听轻松的话题时,要保持微笑,可以轻声附和并回应,比如“你说得真好,太棒了,我赞同”“是的,好的,明白,继续”…如果是倾听很多人的话,目光则需要随时移动到讲话者的身上,同时目光要兼顾关注到大家,这样才会传递出尊重的信息。
家长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基本的倾听礼仪,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比如倾听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尤其是在一句话没有说完之前,更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听清楚,可以稍稍抬手示意:
“不好意思,请问一下,刚才你是说…”复述或者提炼对方的谈话内容,用来澄清对方讲话,或请对方重新描述。如果是学习内容或者其他重要的内容,建议随手做记录。此外,如果与对方的谈话结束了,要给对方明确的感谢,或者相应的行动。比如“非常高兴和你沟通,谢谢你”,然后再根据需要起身相送。
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倾听是平等的,你怎么对待别人別人也将怎么对待你。学会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是思考的思维。
倾听的目的不是复制,而是思考。有一位家长是这样教有孩子的妈妈给上四年级的女儿买了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女儿欢喜得不得了。
开机后,女儿、机器人、妈妈之间有了一段对话。
女儿:请问,你什么名字?
机器人:我叫小雅。
女儿:小雅,你今年几岁?
机器人:这是个秘密。
女儿:小雅,你爸爸是谁?
机器人:我爸爸是一个帅气的人工智能工程师。
女儿:小雅,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
机器人:友谊万岁。
女儿:妈妈,我不知道问小雅什么问题了。
妈妈:刚才小雅回答了你几个问题,你能告诉妈妈,小雅是什么吗?
女ル(思考了一会ル):小雅是一个智能机器人,它可以和人进行对话,也可以和人类做朋友。
妈妈:你听得真认真。小雅有什么技能呢?
女儿:那我问问小雅。小雅小雅,你会什么呢?
机器人:我什么都会。
女儿:具体说说你会的一些技能吧。
机器人:我会唱歌,会背古诗词,会数学,会讲故事,你所喜欢的,我都会。
女儿:你真厉害。那你知道我喜欢什么吗?
机器人:小主人你最厉害了,你喜欢的,都是我喜欢的。
女儿:小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坚持自己的长处哦。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个案例,这个案例给我们真实地呈现了思考的几种形式:一是在倾听或者对话的过程中,归纳整理有用的或者重要的信息,变成自己需要的内容,比如案例中对小雅的分析。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保持与对方互动,如果没有听懂,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方法来解决,比如在小雅会什么技能的间题上。三是在听的过程中,自己也要多思考,自己碰上这样的事情或者问题,该怎么去解决,比如最后一句,在得到小雅的表扬后,女儿并没有得意,而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平时,家长也可以做些这样的尝试,来训练孩子的倾听力ー请孩子做广告代言人。电视上的广告,往往朗朗上口,比较容易记住,可以多问问孩子,请孩子复述表演。等给孩子听音乐,然后请孩子回忆着哼唱音乐。一开始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哼唱,逐渐过渡到让孩子独立哼唱曲调。
和孩子谈新闻。报纸、网络上的新闻事件特别多,孩子能不能复述出来?还有,孩子能不能就这个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呢?
向孩子口头布置任务,一次布置几项任务,说明任务的要点。比如打扫卫生、清理书桌等。打扫卫生的时候要注意把桌子擦干净,凳子摆好碗筷放进消毒柜等。看看孩子能否利用思维导图画出来。
不同阶段的孩子,在倾听力的体现上,是各不相同的。相对来说,前两种方法适合小学中年级及以下的孩子进行训练,后两种方法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进行训练。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可以多进行一些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训练,让孩子把自我放进去,多思考“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我会怎样解决”,养成思考的思维。当然了,倾听的习惯是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逐步积累,慢慢养成的,非一日之功。作为家长,要做好坚持的准备,用自己的行动,而不是语言,去教孩子学会用心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