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3e01c01+生死有命
说到时空穿越,不得不提普林斯顿大学的哥特教授,他在1991年依据物理学中的弦论,做了一番令人信服的假设,说服我们时空穿越并非无稽之谈。我这篇作业的主题,正来源于其在毕业旅行时的另一个思想实验,如何预期一个未知事物的生命周期,他依据概率成功预测了柏林墙将被推倒的大致时间,也就是20年之后。
你先别为之高兴太早,这个成功案例理论上只有50%的准确率,好比你买卖股票,靠得是抛硬币看正反,没有内幕消息,赚钱谈何容易。若要理解所谓的哥特公式,画图表最方便,记结论最省事,举例子最直观。打个比方,按照同位素测定的岩石年龄,月球存在至今约45亿年,依据哥特公式月球的未来寿命介于它实际年龄的1/39至39倍之间,换言之我有95%的把握,月球至少还有1.15亿至1755亿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而当你处于特殊位置时,可以大幅缩小这个答案范围,不知人类下次登月还要多久,太阳这颗黄矮星可等不了50亿年。
我看哥特公式,与其说是数学概率,不如说是一种哲学:我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特殊,没有生命是永垂不朽的。哥白尼之前的祖先不曾了解,地球反而是绕着太阳在转,现在根据观察可以确定,太阳也并不是银河的中心。铁面无情地看,我们都是平淡无奇的,不居于特殊位置的观察者,石墙也好,朝代也罢,恐龙远比他们更长久,而今安在哉?科学也非人类独有的武器,若技术能够无限发展,外星人可不早找着我们了。
综上所述,接回作业,像我这样不处于特殊位置的观察者,什么才是合理的写作计划。我还能写几部作品?
以这篇作业为例,可能王佩老师点评两句,寿命也就到头了,毕竟一百多篇作业,同学们连翻阅一遍的耐心都不会有。我既不是鲁迅,先写白话文,编到教材里,也不是金庸,开辟新世界,不停被改编,连公众号里套路满满的10万加,我也写不出来。别笑,大家网上写的书里出的,真正影响到社会的又有几部?我今年暑假在中学科技杂志发表了一篇侏罗纪公园的科普文,短则一天,长则三年,早晚会到废品回收处去报到。不哭,作品迟早会死,思想薪尽火传,病毒潮起潮落,生态何等壮美。
总将一死与好好活着并不矛盾,我们写的东西不管是不是作品,或者理顺思路,愉悦自己,顺带说服他人,或者展现情感,找到同好,引发后人共鸣,岂能简单以生死来评价,该死就死,赖着不走,才是丢人现眼,只要我还活着,既不勉强硬写,也不一字不动,但愿多写些平凡新作,少一些陈词旧作,只怕时间不够。
字数有限,不空谈计划,唯有尽兴二字,后事听老天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