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那块麦田

2023-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家有半亩花田

立夏了么?

这日子过的如疾风骤雨,一天天裹挟着前进,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仍跑不赢光阴。

再有几天就小满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周而复始,日历上,朋友圈里的文案提醒着你岁月交替且不饶人。

家里的那块儿农田,正是青麦杨花的季节,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麦苗经历了拔节、出穗、杨花,现在它们已准备好以冲刺的速度奔向成熟的终点。

我已经几年没有回家赶过三月十五的庙会了,也没有赶过小满会了,赶会去买犁买靶买扫把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不,是已经结束了!

那时候爸爸妈妈和邻居们有说有笑赶会回来,他们肩上背着新买的大扫帚,手里拿着新买的镰刀,还有几顶麦秸杆编织的金黄色的草帽,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知道繁忙的麦收季节就要到来了。

布谷鸟和赤背鸟鸽子谷的叫声,从天不亮就响彻在云际:布谷布谷,赤背儿赤背儿,鸽咕鴿咕……

农忙季节,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节奏,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三更睡五更起真是一点都不夸张,天不亮大人们就下地割麦子了,大中午趁着太阳好要赶着牲口用石碾碾麦子,下午趁着风向杨麦子,还要趁着风向把麦粒吹干净。杨麦子是个技术活儿 ,又称“扬场”,一木锹带糠带麦秸儿的麦粒儿随着胳臂趁着劲儿扬向空中,微风吹走了轻飘飘的麦秸杆儿和麦糠,棕色的麦粒儿齐刷刷落下来,这是麦收季节一个永恒的画面。

就连小孩子们也丝毫不让闲下来。半晌给地里送水,吃饭时送小脚奶奶在家烙好的油饼,大中午往场里送冰棍,帮大人把碾过穗儿的空麦秆用叉挑到场边,让大人把麦秸杆儿堆成大麦秸垛,待到冬天烧火用。下午日落归山时,要把麦子装进麻袋里,大人用铲斗一铲铲端起来倒进去,小孩子就是撑布袋口,装满麦子的麻袋一袋挨一袋整整齐齐靠在一起,等着用马车拉回去装进仓里。

小孩子在麦忙时也都会困到不能行,帮奶奶烙油饼时不小心睡着了,焙糊了饼;帮爸爸挑麦秸时中暑晕倒在麦子堆里,自告奋勇替姐姐和面,结果把油饼面和得太硬,饼子硬的硌嘴,多少年以后爸爸妈妈提起来这事儿还觉得又好笑又心酸。

这事情似乎才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时代。

这季节又是麦浪滚滚的时候,一阵风过,阵阵清香,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跟在妈妈身后在田边掐几穗儿将熟未熟却又颗粒饱满的麦子,带回家在火上烧烤一下,等妈妈黏麦仁给我吃。

随着妈妈离去,家乡也成了不常回去的故乡,所有的一切都装进了回忆……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