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展览|平天下——秦的统一

2023-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给丘吉尔做饭

作为一个巡回展,“平天下——秦的统一”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原创,从秦始皇兵马俑发现45周年的2019年开始展览,到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三个年头了。粗略看了一下,应该是从陕西出发,较早时到过香港,然后在内地各大城市展出,策展思路和藏品解说,还专门出了一本书。

展览的门票还比较贵,成人90,学生30,但观者仍然络绎不绝,与展览的内容和宣传应该都有关系。

内容上吸引大家的应该是“秦统一”这个主题,对于一般参观者而言都有基本的背景知识和认同感,属于“喜闻乐见”的题材。

展品也是教科书级别的,从杜虎符开始,到两尊如假包换的兵马俑,到秦公镈、商鞅方升等,铜车马虽然是二分之一的复制品,但也足够震撼。据说,展览集合了全国33家文博单位的与“秦统一”相关的精品文物317件(组),其中一级文物就占到了三分之一。从全国各地千里迢迢集合于此的大小文物,显示了“秦统一”的号召力,从展品的分量看,还是觉得值回票价。

展陈设计颇具匠心,尤其两个人物的加入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很有温度。展览以故事的形式,从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云梦秦简中的《黑夫木牍》开始,以两个普通百姓“黑夫”和“惊”的视角来回看2200年前的秦国。

黑夫和惊是秦国军队里的普通军人,其中惊是刚刚新婚。两个人在信中记述战况,请家里人买布做衣寄过来,还交代要比一下价格,如果家乡的贵,直接寄钱过来就好,叮嘱新媳妇不要跟婆婆呕气,还问军功赏赐到了没有?

这种信息以前我们是不知道的,比如军饷是发到家里,再由家里人寄到部队;比如秦军赏罚分明,且发放迅速,这也是秦人愿意参军积极立功的原因。

微观的视角之外,展览分四个部分,展示了秦“由封国到帝国”的发展之路。

引子:云梦秦简上记载的故事,以“黑夫”与“惊”为人设,倒叙“秦”的成长史。

第一单元“大出天下”,主要通过秦襄公、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4 位重要国君实施的治国举措,向观众全面展示秦国如何厚积薄发,力争图强,从而为“大出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单元“迈向统一”,讲述秦昭襄王励精图治,使秦在争霸战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并将秦的国土不断向东扩张,大大加快秦统一的步伐。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在其数代先祖努力经营的基础上,“横扫六合”,利用不足十年的时间“迈向统一”。

第三单元“百代秦政”,讲述秦的统一终结了春秋战国时代五百余年混战不休的社会大动荡,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以及统一措施的推行,向大家展示秦始皇的雄韬武略以及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

经过数百年的打拼,最后出现了“海内皆臣”的大一统局面。

我们平时接触得较多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以及仅存在十五年,二世而亡的匆匆,对于秦国发迹的过程所知不多,事实上秦由中国西部的弱小部族成长为统一帝国,经过了五六百年的漫漫征程,一步步从西陲向东挺进,经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最终才一统天下,也算厚积薄发了。

虽然秦帝国的兵团只派了两个兵俑做代表过来,从而领略不到整体墓坑的气势,但是两尊兵俑站在玻璃柜里与观众处于同一个平面,倒给了一个可以仔细观察的距离和角度。两位俑哥一个180,一个189,身高还是很有优势的,此外可以观察到铠甲的细节,手臂上的铠甲是上片压着下片,便于挥臂,前胸腹部的甲衣是一个整体,但是胸部的铠甲上片压下片,腹部的则是下片压上片,同样也是为了行动方便吧。

总体而言,这个展览的“喜闻乐见”,是由于其与教科书高度吻合的内容结构,以及同样教科书级别的展品。但遗憾之处也与教科书相同,重文治武功,轻艺术教化。这当然是照顾大多数人的需求。

展品中,秦公镈是之前没有见过的,135字的铭文不仅记载了秦国早期赏宅受国、建都迁徙的历史,也介绍了制作这件乐器的由来及其音色,是“灵音肃肃雍雍”。

我个人对古代乐器比较感兴趣,所以觉得对“秦公镈”、“罄”等的介绍过于简略。这里简单梳理一下。

中国乐器分类很有意思,一是出现得很早,《尚书》中就已经明确定性:“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所谓“八音”,就是八类乐器,包括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主要是按材质来分的,比西洋按乐器性质,如弦、管、打击、键盘等划分,显得古朴很多。

金,就是金属做的,出土最多的是青铜乐器,其中最重要的是编钟。编钟与镈的发音原理是一样的,也是一件一个音,靠外力撞击发音。编钟是成套出现的,可以演奏乐曲,镈与钟形制基本相同,但是大一些,声调低沉,与编钟的音阶不配套,主要用来打节奏。说明文字上说这件镈上有调音槽,可惜无法看到细节。

古时音乐与政治密切相关,乐理、音律都要与中央宣传的口径保持一致,所以中国的音乐不发达。天子、诸侯就会讲个排场,迎宾、送宾要“金奏”,就是奏钟、镈,以鼓罄相应。

罄,也是出现得很早,也出土得很多的石类乐器。把一片好听的石头挂起来敲,这事非常简便直观。

参观过程中偶遇志愿者,听完了她的全套解说词,共十五分钟。她特别说,每件钟、镈旁边放的这个钩子,并不是用来悬挂的,我看了一下钟侯乙墓编钟的照片,确乎不是用这样的钩子挂的,但她说钩子是用来敲钟的,我也存疑。就算是拿到纳斯达克去敲,用的也不是钩子而是锤子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