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

【精品作文】《奶奶摔伤了》点评

2019-08-12  本文已影响48人  吴老师教语文
【精品作文】《奶奶摔伤了》点评

                          奶奶摔伤了       

奶奶给我家拖地时摔着了,而且很严重。

我陪在奶奶的病床前,看奶奶那毫无血色的脸痛苦地扭曲着。病房门口,依然是大伯、二伯、我爸、我妈、姑姑那持续了很久的争吵声,尽管我一点都不想听,但那不太小的声音还是钻进了我的耳膜:

“嗯,大家既然让我这个大哥先说,那我就先说说我的看法吧。我觉得吧,咱们先问问咱娘攒了多少钱,先拿过来垫付医药费,其余的我们兄妹几人平摊。哦,不对,其余的费用,老三要承担一半,因为咱妈在你家带孩子,拖地时摔着的,你应该多负担一些。”这是大伯不紧不慢的声音。

“凭啥我家多负担一些,老太太没给你们家带孩子呀,又不是我们想让她摔着的,大家都是他的儿女,应该平摊。大哥的说法,我不同意!”我妈气呼呼地表示反对意见。

“我觉得大哥说得在理,尽管也给我们带孩子了。但她也没在我们家没摔着呀!况且这几年,咱妈不是一直在帮衬你们吗,多承担点,也是应该的。”二伯表示赞同大伯的提议。

“我觉得有一点不妥,咱娘现在都摔成这样了,你还好意思问她攒了多少钱,况且,她攒的那一点钱如果这次用了,今后生活用钱怎么办?”姑姑很着急地说。

“我不管你们怎么办,想让我们承担一半的费用,没门!你个没用的东西,哑巴啦,说句话呀!”我妈估计感觉自己势单力薄,立马把矛头对准了其他人。我猜测,妈一定是在说爸爸。可是,生性懦弱的爸爸“嗯嗯”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你们俩真是会说,一个不让用妈的钱,一个不想承担责任,这还有啥商量的。妈又不是在我家摔的,我们在这儿瞎掺和,拿我们当冤大头呢?”大伯似乎对姑姑和妈妈的话有点反感。

“我坚决支持大哥说的,我家俩孩子正在上大学,日子也不宽裕,这要换好一点的股骨头,这一家得好几千呢?”二伯立场坚定。

……

好长一段时间,我的脑海里都是一片空白。我已经听不清他们又说了什么。脑海中只回荡着老师说过的话:“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奶奶这一次摔着了,就把几千年的中华美德摔没了呢?我突然感觉到很冷。

前些年,奶奶多么受欢迎呀,谁家都想让奶奶去呢:大伯家俩孩子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二伯家俩孩子也是奶奶一手带大的,现在,他们两家的孩子都长大了,上大学了。奶奶开始转战我家,在我家带我和幼小的弟弟。没想到,昨天上午,哄睡了弟弟,闲不住的奶奶拖地时,一下子摔倒在地,摔坏了股骨头,需要换新的,就这样,身体一直很棒的奶奶躺在了病床上。曾经那么受欢迎的奶奶躺到了病床上的时候,居然成了累赘。

“水――水――”奶奶干裂的嘴唇发出了微弱的声音。我赶忙端起水杯,凑到奶奶的嘴边:“奶奶,来,喝水!”“是艳呀――,真是――好孩子!――奶奶呀――不中用了――”奶奶很吃力地嘟囔着,费劲喝了一小口水。

我看到,奶奶苍白虚弱的脸上,有浑浊的泪珠缓缓滑下――

教师细评

        语言描写,让人物栩栩如生

这篇文章读完之后,脊背上升起了一股凉气,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似乎在眼前活了起来,虽然没有半句外貌描写,但似乎他们每个人都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无法释怀。

短短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对人物也仅仅用了语言描写,就活灵活现地展现了这样一群人物:大伯、二伯、妈妈、爸爸、姑姑、奶奶、还有一个我。

每个人的语言也不多,但就那么一两句话,就把人物的心理状态凸现无疑。

我们先看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人物――大伯!这个“大伯”也确实有大哥的派头,那一句拖长声音的“嗯”字,确实让人感觉到语重心长。但是,再看看这个大哥是不是承担起了“大哥”应有的担当了呢?回答是肯定的:没有。他骨子里有一种自私在作怪,把责任分的很清楚“咱们先问问咱娘攒了多少钱,先拿过来垫付医药费,其余的我们兄妹几人平摊。哦,不对,其余的费用,老三要承担一半,因为咱妈在你家带孩子,拖地时摔着的,你应该多负担一些。”他的话里,一是把老娘攒的血汗钱拿出来治病,另一方面,又要让“老三”承担责任,自己完全不用怎么破费。至此,一个自私自利、没有孝心,但又装的冠冕堂皇的“大哥”形象就形神兼备地刻画出来了。

再看第二个发言的人物――二伯!二伯怎么样呢?是不是比大哥更有担当,咱们先看它怎么说?“我觉得大哥说得在理,尽管也给我们带孩子了。但她也没在我们家没摔着呀!况且这几年,咱妈不是一直在帮衬你们吗,多承担点,也是应该的。”他借着“大哥”的东风,比“大哥”更能推卸责任,“老三”带孩子摔伤的,这事理应“老三”承担责任。极端自私自利,没有孝心的二伯也活灵活现的出来了。

再看第三个说话的人物――妈妈!妈妈有思想,有主见,绝不受“大伯”“二伯”的忽悠蒙蔽,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我不管你们怎么说,想让我们承担一半的费用,没门!”至此,“妈妈”的泼辣,强悍,自私也展露无疑。

不过,在这一群争吵的人里面,估计,唯一孝顺、肯为老人考虑的人,就是姑姑了。姑姑的语言里带着对“奶奶”的心疼:“我觉得有一点不妥,咱娘现在都摔成这样了,你还好意思问她攒了多少钱,况且,她攒的那一点钱如果这次用了,今后生活用钱怎么办?”但是,姑姑的话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再看,文中的“爸爸”如何呢?“爸爸”似乎什么也没说,但有一个“嗯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就把一个懦弱、怕老婆的窝囊男人形象展现无疑了。

屋内,是受伤的老人和孝顺的孙女。“奶奶”的话不多,只有断断续续的几个字“是艳呀――,真是――好孩子!――奶奶呀――不中用了――”这句话里,又该透露着多少心酸,多少无奈,多少心痛呀!

文中的“孙女”是一抹亮色,我们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这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就像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那是唯一一抹希望之光呀!

读完这篇文章,为作者高超的语言描写所折服,也为故事中的人物感叹唏嘘。这篇文章的语言的确描写值得我们学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