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我们是这样吃早点的,满眼都是泪!
天津武汉西安等等这样的城市,基本不用为吃早点发愁,品种忒丰富,味道也好。广东就更别提了,早茶谁不知道啊?能点一大桌子,吃上两个小时没问题。
其实北京早点曾经也很多,例如炸灌肠炸豆腐炒肝豆汁卤煮什么什么的,但这些现在基本被保护起来了。我的意思是,它们很少在街边出现,而是向高档化发展——例如小肠陈,门脸直逼全聚德,现在要没闲工夫,特意去一趟,还真吃不上。
一般北京人吃早点,要是身边没个庆丰包子铺,那就比较惨。往往是路上买点啥凑合一下,例如买个煎饼,买个鸡蛋灌饼,一边跑一边吃,就着晨风和汽车尾气。
在地铁站口交通要道也有些早餐车,可那里面的东西基本没法吃。住郊区的略微幸福一点,外地人经营的早点摊还算多,能吃到油饼油条包子鸡蛋与豆浆馄
饨豆腐脑米粥。
这些早点摊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摊主均为中年夫妻,带着孩子,雇一两个伙计(就是老家的亲戚),就开练了。
他们的地盘是向饭馆租的,就早晨那么一会儿。起早是不可避免的,贪黑绝对不行,太阳刚下山就得睡觉,早晨两三点务必起床,要不包子做不出来。
吃这样的早点摊,一定要做到三点:忍、抢、要。所谓忍,就是得做到眼不见为净,眼见了也为净。因为人手少,所以桌面地面是来不及收拾的。往往地上总是汤汤水水,垃圾成堆。但这种情形绝对不能影响食欲。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要是在乎了,就只有挨饿的份儿。当然,对于吃食,也要不想不念叨。报纸上不止一次说过,包子馄饨馅儿用血脖肉,炸油条油饼用地沟油。但想要吃,就别无选择。总不能饿着肚子挤车去吧?一定要这么暗示自己:不超标,吃的能香吗?
至于抢,那也是必须的。别以为往位子上一坐,吆喝一句“一碗豆浆两根油条”,摊主就能记得住。一定要不停提醒,不停吆喝,必要的话一定要站到锅前,盯着你的油条出锅,然后立刻拿走。要知道,很多大爷大妈是喜欢给全家人买早点的,要是再碰上个装修队的包工头,一口气买上几十根油条,你这一早晨就算是废了。所以先下手为强,说好了就盯住,坚决不给加塞的、买大户的可乘之机。
这么做也有副作用。要是一个人吃,往往比较吃亏,当你端着热腾腾的早点往回走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现,你的座位被人占了。
最后那一点就是要。咸菜一般是免费的,醋啊酱油啊辣椒油啊什么的,也不要钱。别指望老板会把这些放在桌子上,要问,要脸皮厚自己去拿,特别是餐巾纸。吃完油饼油条两手油汪汪的,钱都没法掏。大方点的老板,会把餐巾纸放塑料袋里,挂在边上,自己抽取。抠门点的,藏抽屉里,问他要了,他会给你一两张。
我问过老板,为啥不每个桌子上搁点餐巾纸呢?老板就抱怨,总有顾客占便宜,明明只需要擦一张嘴两只手,偏偏一拿就拿走一大捆,恨不得一个月的纸都够了。“我们小本买卖,实在是给不起。”
北京有诸多好处,就是早点这一项,要没工夫在家做,还想吃口热的,就得有思想准备,凑合点儿。两千万人呢,只有凑合,才能坚持下去。
吃早点的人心理压力也大。我就见过一小姑娘,坐下就语无伦次。老板问她吃啥,她说稀的要豆浆干的要包子。恰巧那天包子没了,小姑娘愣了一下,说:“那就紫米粥吧。”得,要了两碗流食。另外一姑娘,吃到一半,看到马路对面来公交车了,放下碗撒腿就追,谁都叫不住。等追到车站,她转身又跑回来了——想起来没结账呢。都是劳动人民,都不容易啊。
文|老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