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脑一个固定休息的时间
忙碌了一天,好不容易到了晚上,有了自己的专属时间,所以就没有了节制。或追剧,或看书,不知不觉,已经很晚,熬夜就成了家常便饭。有多少人是如此?
过了该睡觉的时间点儿,不知是书中的情节令人九曲回肠,还是剧中的人物激动人心,无论如何都睡不着,翻来覆去,辗转反侧,索性闭上眼睛,任思想天马行空,云游四界。不知什么时候迷迷糊糊地入了梦境,自己成了主角,又肆意演绎着所谓的“精彩”!
其实大脑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浅睡眠?深睡眠?睡觉休息的是眼睛的疲劳,身体精力的恢复。有的时候半夜又被呼噜声吵醒:时而悠长,时而短促,时而忽然停顿,时而高昂……令你的心犹如过山车一般,悬而又停,似乎有“骤停”的感觉……
半夜醒来,再睡也是迷迷糊糊。特别羡慕那些躺下就能睡着的人,还打着呼噜,好似无事可想,悠哉悠哉!还有一觉睡到大天亮自然醒的人,好不容易熬个周末吧,本着睡个大头觉吧,谁知却早早醒来——
小时候,邻居阿嫂就特别招人羡慕:当别人在议论,昨天晚上做了个梦,噩梦说出来大家互相安慰解梦,好梦大家乐呵乐呵,她在旁边睁大眼睛,特别奇怪:“你们说的都是什么?晚上演的电影吗?人还会做梦?梦是什么?”大家就绘声绘色地再给她讲一遍,她就特别遗憾:“什么时候我也能跑进梦里,做个演员,演个电影多好啊!免费的,又能自己做主角,多好的事情……”大家也很奇怪:这世界上还真有“从不做梦”的人?必定是长寿之人吧……
“你每天晚上10点就躺下,闭上眼睛,无论睡着睡不着,养成习惯,给大脑一个信号——有个固定休息的时间!”按摩师建议道,“久而久之,大脑到了这个时间点儿,就会提醒你该睡觉了,不然,长期使大脑过度劳累,你会失眠的!”
想想也是:要么不睡,要么睡不着,要么睡着了做梦,要么半夜又醒来,要么只睡三四个小时,就能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二十个小时保持工作状态……橡皮筋迟早会松弛、甚至断裂……
半夜三四点钟,又醒了。忽然想起来,明天培训的课件不知道完备了没有,虽然一次次地修改过,但讲的过程中的细节生成不知道会出什么问题,越想就越多了——
典型的浅睡眠,如何培养自己的睡眠体质呢?确实是个问题,想一想自己是如何培养孩子入睡习惯的呢?
固定时间上床,然后安静看书。给大脑一个信号,安静下来了,要休息了。
睡前不吃东西,也不喝太多水,吃得太多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半夜上厕所。
精神不可过度紧张,把事情安排得有条理,实在做不完的,按照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等划分开来,给自己一个“缓冲地带”,重视睡眠质量,你知道世界睡眠日是哪一天吗?不随意挥霍你的睡眠,它就会慢慢回到正轨。
给大脑一个固定的时间——午睡1点、晚睡10点,做做看吧,把每天日更的劲头拿出来重视睡眠!
爱自己 爱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