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知识普及

2023-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竺冰落

今年,刚好我是高一教师,是河南省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

仔细来看,新高考确实很不一样。具体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不同。

第一,学生选科更多样--高考考试模式:实行“3+1+2”模式不再分文理科。

目前,我们学校开设有六种类型的班级,分别是:物化生、物化政、物生地、物化地、历政生、历政地。

这其中,物化生的班级最多。可见,选择纯理科的还是占多数。

新高考要求主科是语数英,另外的六小课,物理和历史必须选一样,然后进行自由组合。组合虽多,但一个学校不可能把各种组合全部开班。

此外,有的高中实行选课走班教学,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但是走班制度并不普遍,一般只有学小语种的属于走班教学。

第二,新高考规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那么,问题随之而来,成绩如何赋分?举个例子,某次考试:

学生A历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

学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赋分制的优点在于:

首先,缩小学科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

高考改成六选三随便组合,总共20种组合方式,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而之前文理分科时,则方便很多。

另外,高校在录取时,学生之间因选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较。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注意,此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统考科目(语、数、外)仍按卷面分计算。

2018年,福建、河北、河南、广东、辽宁、江苏、四川等18个省、市、自治区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这些地区今年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将面临全新的教学与高考制度,高一考生也将接触新的高考录取评估方式——等级赋分制。

其次,缩小试题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

同一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

在众多的考生中,无论同一科试卷难度如何,按照成绩的高低梯度都能较好的表示出学生的水平差异。

赋分制与原始分区别:

原始分,重点在分数!

原来的高考实行原始分。即考生卷面考了多少分,高考最终成绩就是多少分。它的优点是直观,简便,但它是一种绝对分数,只能反映考生卷面得分情况,难以客观表明个体考生在总体中所处水平高低。

第三,在新高考阶段,英语的考试可以考两次。也就是说,作为高二的学生,就可以直接参加英语的考试了,这样在高三的时候还能继续参加考试。自己可以选择一次成绩较高的那个作为自己的高考英语成绩。

第四,之前高二的会考也会分为两次进行考试。具体实施办法还没公布。

第五,学生需要注意:物化生和政史地这些科目的考试时间全部都是一场75分钟,满分100分。

希望这些能帮到你理解新高考,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