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难受啊!

2020-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coderTG

近来,由于流感疫情肆虐,加之蝗灾已经接近我国边境地区,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灾难接连不断地发生。许多人都开始感触2020看来是一个无比艰难的年份。而此时许多从事玄学与封建迷信的人也都趁机开始打着周易的幌子传播所谓庚子年注定多灾多难的谣言。

对于这些谣言,本来并不想去反驳,因为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他们言论之中的低级错误,但是谣言越来越广泛传播时,就有必要做一番解释了。论证庚子年不好的人,其所持证据大抵都是来源于一些古代的书籍,如《地母经》等。《地母经》中说:太岁庚子年,人民多暴卒。春夏水淹流,秋冬频饥渴。高田犹及半,晚稻无可割。秦淮足流荡,吴楚多劫夺。桑叶须后贱,蚕娘情不悦。见蚕不见丝,徒劳用心切。卜曰:鼠耗出头年,高低多偏颇。更看三冬里,山头起墓田。根据《地母经》中所说,乍看起来,庚子年似乎确实是一个很艰难的年份,可是在《地母经》中的灾难可不是由疾病引起的,而是由于农业生产出现了问题,这就是“春夏水淹流,秋冬频饥渴”的意思。由于农业生产出现了问题,所以才会引起“秦淮足流荡,吴楚多劫夺”的结果。而

那么《地母经》中为何会认为庚子年,“春夏水淹流”和“鼠耗”的问题出现呢。原因很简单而且粗暴,因为庚子在十二天干中对应的就是金水成像的状态,庚(金)子(水),金又来生水,由此古人就会想象成洪水灾害。而鼠耗的原因就更为简单粗暴,因为子在十二生肖中就对应的是老鼠。

到这里有人可能会不服气,心想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怎么会如此简单,不可能,一定是作者在胡说。那么我们再来看《地母经》中对于其他年份的描述,是不是也遵循着同样的逻辑。如对“戊戌年”的描述“太岁戊戌年,耕夫渐渐愁。高下多偏颇,雨水在春秋。”戊戌干支都是土,因此只有在春秋两季会有雨水,而初夏正是农业生产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却没有雨水,因此,自然是“耕夫渐渐愁”。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地母经》每内里都载有"春牛图"和《地母经》。《地母经》是以六十甲子的循环为排列,一诗一卜,用作预徵该年农作物生产情况的经书。也就是说《地母经》本身就是一种老黄历,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因此它的所有预测也都是基于农业生产,而绝不是预测其他东西。

最后,有人还利用一些所谓的民谚来论证庚子年不好,如近来各地纷纷出现春雷,有人就说“正月打雷,遍地生贼”,于是庚子年就再一次被说成不好的年份。

那么正月打雷,遍地生贼,这话有没有道理呢?

当然是有道理,但是它的道理和《地母经》中的道理一样简单朴素,雷是因为云气升腾所致,春月打雷说明土地中湿度很高,土温和湿度都偏高,则有利于虫卵生存,而在古代没有农药和化肥的条件下,虫卵则导致蝗灾,容易使得粮食减产,这样就会危害社会稳定。

可以说,不单单是《地母经》,民谚,乃至看八字用的《穷通宝鉴》,被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都与古代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它们的道理虽然高深,但是起源必然是具体的经验事物。

那些打着周易旗号来传播庚子年不好的人,有一部分是刻意为之,唯恐天下不乱,而有一部分则是读书走了歪路,把古人的意思理解错了。透过《地母经》这些经典,我们更应该感恩今天的科技和社会制度带给生活的便利美好。在许多古书中,蝗灾动辄就会造成底层人卖儿卖女,而瘟疫有时候会使得好几座城的人烟全部绝迹。

如今确实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整个组织的运行和人性往往都在灾难与疾病爆发时显露出很多问题。但是身处在这个时代的人都有责任去使得它变得更好。改造从来不是摧毁,也不是企图回到过去。对于生活我们得时刻学会接受苦难,也要永远憧憬阳光。那些古书它的珍贵之处不在于能够指导未来,而在于它之铭刻了我们的先辈们与疾病,与灾难,与不平等相抗争的日子。

忽然想起当年抗战时期,朱东润先生在《张居正大传》中的最后一段话:“整个的中国,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任何人追溯到自己的祖先的时候,总会发现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有的显焕一些,也许有的黯淡一些,但是当我们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经为自由而奋斗,为发展而努力,乃至为生存而流血,我们对于过去,固然看到无穷的光辉,对于将来,也必然抱着更大的期待。前进啊,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