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学历史48——明朝的内阁制度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是为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巩固王权,强化君权,进行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太子朱标去世后,为给孙子朱允炆的统治扫清障碍,更是大刀阔斧的披荆斩棘诛杀功臣,颁《大诰》重典治国,建机构筑牢皇权基础等等。其中最为特别就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宰相胡惟庸以“谋危社稷”之罪被诛杀后,太祖朱元璋“ 特诏天下 ”,“ 罢中书省, 升六部, 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废除左右丞相及其一切官属, 只留下职司抄写的中书舍人。升六部, 御史台等官品秩,定六部尚书、御史中丞、 五军都督为正二品官。 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 也就是将秦汉以来历朝奉行的宰相制度废除了, 并作为祖训, 昭告天下曰:“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
朱元璋废丞相是着眼与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统治中长期以来相权钳制君权的矛盾现象而采取的措施。但是丞相制度自秦始,沿袭千余年,是连接群臣与皇帝,外廷与内廷的纽带,承担着处理天下庶务的重担,在其朝中作用巨大。丞相废除后,这一联系的纽带中断,王朝的中枢神经如果运转,皇权的意志如何贯彻,中央的决策如何推行到地方,这都是现实的摆在统治阶级面前的需要解决的。朱元璋本来想着自己的勤政可以弥补这一切,皇帝的忘我工作可以填报这个真空。据明史记载,从公元1384年的9月11日到9月21日,仅十天的时间,朱元璋就批阅了一千多件奏折。据悉,这批奏折大概讲了三千多件事情,字数共计一百多万。平均下来,朱元璋每天都要处理三百多件事情,批阅奏折二十多万字。朱元璋尽管起早睡晚,勤勤恳恳,仍然忙不过来,单是看臣下如小山样的奏折这一项工作,就够他喝一壶的。帝国缺失丞相总理朝政的真空是不完善的,也是非正常的,更是不现实的。于是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立马于当年的九月临时设立了“四辅官”,以四季为名称,选择年龄较大的儒臣担任,在不同季节协助皇帝处理司法、人事及文书等事项,接着洪武十五年(1382)十一月,朱元璋命置殿阁大学士,它是继四辅官之后在改制问题上又一个重要措施,仿唐宋旧制设置华盖殿 、武英殿 、文华殿 、文渊阁 、东阁诸大学士 、以其常授餐于 “大内 ”(天 子宫殿之内)常侍皇帝 “殿阁 ”之下 ,起宰辅的作用 ,为避宰相之名 ,故名为 “内阁”,从政治体制上说,这标志着明朝内阁制度的萌发。
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内阁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殿阁大学士不仅得到重用,而且已开始参预国家机务,内阁设置成为常例;宣宗以后,内阁在制度上取得巨大发展,不但获得“票拟”之权(全国奏章先由内阁大学士预览,提出处理意见,贴在奏章的背面送呈皇帝,供皇帝采纳),而且还拥有下属机关以及置办自己的属官。内阁之名亦第一次名列在记载皇帝日常事务的实录上,至此内阁制度初步形成;内阁制度在仁,宣以后参预国家机务已经名正言顺。在英宗、景帝本纪中大学士入阁均称“预机务”。到世宗时,内阁阁臣的挑选、朝位班次等已经形成制度,不但“内阁首辅”已经出现,甚至出现了“独辅”,由此标志着内阁制度的最终形成。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内阁制度经历了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内阁随着君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虽然后来在入值阁臣中出现了权力很大、与历代丞相颇为相似的内阁首辅,但内阁制度与丞相制度毕竟还是不同的。明代的内阁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它的成员,并不固定,也没有定数,一般是从翰林院中挑选出的几个善于起草制诰等文件的官员,内阁在整个明代自始至终都不曾是朝廷中枢的一级行政机构,更不是什么政权组织形式。它不仅没有直属衙门,而且和当时执行全国军事指挥、管理卫所的五军都督府,负责全国行政的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以及掌管奏章的通政使司、负责监察的都察院、履行刑狱的大理寺等主要中枢衙门都没有隶属关系。内阁不但没有对这些衙门发号施令的权力,也不允许他们之间有更直接的联系,内阁值臣只充当了皇帝亲近侍臣,“职司代言”,能“预机务”的角色,阁臣包括首辅在内,只备皇帝顾问,因而阁臣权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程度,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明代阁权的忽轻忽重,其作用忽大忽小,很不稳定。这种事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明朝以内阁制度取代历朝的丞相制度,事实上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皇权的高度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