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我的人生都似这油泼辣子般地红火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即好看好闻好吃,在视觉、嗅觉和味觉上都能享受。一道美食上来,要先观色,再闻香,有食欲了再动筷子,若是口味也好,方能称得上是美食。
每个地方的美食都有一道灵魂菜,对陕西人来说这肯定就是油泼辣子,陕西人的饮食里除了油盐酱醋茶之外,灵魂就是油泼辣子,可以说油泼辣子将陕西人的生活高度升华。可以缺肉、菜,但“油泼辣子”是必需的。
油泼辣子除了拌面之外,还能拌凉菜,拌牛肉,吃饺子调汁,吃包子灌汤等等,在陕西还流传着一句俗话:陕西关中八大怪,油泼辣子一道菜,醮馍拌菜调干面,嘴巴一抹嫽得太。在陕西油泼辣子很受人们喜爱,岐山擀面皮,凤翔豆花泡馍,乾县豆腐脑,Biángbiáng面以及西安最受欢迎的羊肉泡都离不开油泼辣子。小时候喜欢吃蒸馍蘸辣油,把馍切成两半儿,蘸一些鲜红的辣子油,在向上面撒点盐,夹起来美的很,上初中那会中午没回家,几个蒸馍,一碗白开水,辣面子五香粉盐拌在一起,就是中午的饭了,吃的也是津津有味。上课那会如果困了,吃口辣子马上困意全无。
后来到县城上高中住校只能一周回去一次,母亲准备一罐头瓶油泼辣子,那时候觉得不管什么菜,咸萝卜,生萝卜胡萝卜黄瓜片洋葱片等等只要油泼辣子一加进去瞬间美味,宿舍里每个人带的菜都不相同。但油泼辣子绝对统一,偶尔有几个家境殷实的人家带的是肉,不过也加了油泼辣子。那个时候的学校食堂都是大锅饭,尤其中午的臊子面油泼辣子漂在上面红彤彤一片,诱人地很,一块钱一碗,大家争先恐后,因为到最后上面的辣子就被师傅漂光了,只剩下清汤寡水,赶那前几碗,就是因为辣子多油多,吃起来过瘾,满头大汗,七窍全通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虽然吃相狼狈但解馋的不行。
上大学那会,跟同学去秦巴山里写生,当时正值五月,天气还比较热,我们穿的都是短袖,进了山才发现冷的不得了,再加上山里很容易变天,几滴小雨过后,气温骤降,使劲的喝热水,手脚就是暖不起来,看到一家拉面店,一人点了一份拉面,两个人吃了人家桌上六瓶油泼辣子,老板算钱的时候调侃说,如果碰到你们俩这样的顾客,我估计亏的得把店卖了,我们俩面面相觑,实在是不好意思,不过几罐油泼辣子下肚,浑身发热,我都觉得我可以赤膊上阵了。
临近毕业那年找工作,四处碰壁,几乎身无分文,去吃盖浇饭点了份最便宜麻婆豆腐,用桌面上的油泼辣子拌饭吃了人家6碗米饭,老板那脸色拉的老长了......
前几年胃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实胃炎,不能吃这个,不准吃那个,更不能喝……医生严肃地说了一串串,基本上没有记住什么,最后一点却是牢牢地记住了“不能吃辣子(辣椒)”。一直在思考,人生没有了辣子,这人生还有啥味道?
现在,到超市去一看油泼辣子有各种各样,有芝麻的、有花生的、有牛肉的、花椒叶的、核桃的、山野菜的、鱼子酱的、五香的等等,每一样都有各自独特的美味,无限地展示着商品经济下的创造力,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也调剂着人们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而我独爱老家的油泼辣子。
有人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也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在看遍世间美景、尝遍人间美味的路上我还没走很远,可我清楚的知道那抹红彤彤的泼辣子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