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水静流自我成长读书

那些一年读几百本书的人,后来怎样了?

2018-11-19  本文已影响37人  宇枫Sai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近日,山东大学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丁安琪因为热爱读书、读书量惊人走红校园,被同学和老师们称为“图书馆女孩”......

网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觉得,这个问题属于价值观范畴,而价值观是没有对错的;再加上问题本身的条件不充分,所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读完600本书,就像一顿午餐吃600个饺子一样,我们无法去界定这件事的对错,只有通过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去分析。比如:吃600个饺子让身体倍儿棒,那就是有好处的;如果直接给撑死了,那就是有害处的。

看了新闻,我反而觉得该标题《大学女生1年读600多本书!网友却说:用处不大…》有引战的嫌疑。至于有用还是没用?我们不妨放到具体的环境中来分析。

第一种情况:读了很多书,且能讲出来

读书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

我们读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目的——也许是获得知识、解决问题,也许是打开眼界和格局,或者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时半会儿不会有收获;但长期坚持下去,突破某个临界点之后,会发生质的飞越。

反过来说:如果一本书,你读了之后就忘得差不多了,既没有丰富知识量、没有打开眼界和格局,也没能提升自己的修养、改善气质,甚至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没感受到愉悦……那么,我们几乎就可以认定:这样的阅读是无效的。

哪怕是看看报纸,也能获得资讯啊;哪怕是看看漫画,也能收获愉悦啊!什么收获都没有,那就纯粹是浪费时间了。

聊到这里,我想提一个阅读的坏习惯,那就是——读完一本书,就再也不去管了。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只要花了时间去读,书中的知识就是我们的了;但实际上,“读书”只完成了“输入”这个环节,是不完整的。只有做到“输出”这一步,才算是真正读完了一本书。

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方式就是:你读完一本书,能不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这本书的内容?或者,比较客观地评价一下这本书?

如果能讲出来,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个人读书是有用的。

第二种情况:读了很多书,且成绩优异

读一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你能不能学以致用?

罗永浩的御用幻灯片设计师——许岑,是一个真正的学习高手。高到什么程度?他除了能制作精美的、发布会级别的幻灯片(PPT&Keynote),还是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还在网上教别人弹吉他,甚至还烧得一手好菜……

据说,许岑在去英国留学期间,因为吃不惯当地的饭菜,不得已自学烧菜,结果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个“大厨”,回国后开始教别人做菜。

这就是“学以致用”的经典例子。

我不是说,每一位学习者都要变成老师、去教别人学习;但如果一个学生,每天读大量的书、最后却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是不是一件很打脸的事情呢?

很高兴,新闻里的主人公因为读书有方,她的学习成绩已经上升到了班级第二名、且被保送山东大学研究生。

第三种情况:读了很多书,且业余生活丰富

前面两种情况,我们聊的重点都是“读了有什么用”。但喜欢读书的朋友都知道,读书,并不完全是一件功利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抱着轻松的态度去阅读。

我们读《论语》,就一定要把儒家思想分析得头头是道吗?

我们读《史记》,就一定要梳理历史的进程和脉络吗?

我们读金庸、读老舍、读巴金,或者读网络小说、读《七龙珠》……难道不可以是一种消遣吗?

但反过来说:读书,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一个人为了读书而读书,从不参加业余活动、不与人接触,以至于无法跟身边的人相处、越来越自闭、甚至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或者越读书越偏激、跟任何人聊天都要搬出大道理、非把对方给驳倒为止……

我觉得,这样的人,反而还不如那些从不读书、但社会阅历丰富的人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提升自己的方法很多,读书只是其中一种途径。

以上就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聊到这里,再随便扯一点闲话吧!

一个人真的可以做到一年读完600本书吗?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当然可以做到。

我自己的记录是一年读完130本书;我认识几位大咖,他们一年保持200-300本的阅读量,而且还包括写书评、做分享;另外,彭小六的“洋葱阅读训练营”,也培养了不少高效阅读的小伙伴。

当然,我也见过很多一年只读三五本书的牛人,他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啃《资本论》,收获也特别大。

我个人猜测,那些说读书没用的人,无非有三种心态:

1.我做不到一年读600本书,所以我觉得这样做没必要;

2.我做不到一年读600本书,所以我觉得你肯定在刷书;

3.我觉得读书本身就没啥用,所以你读再多也是白读。

最后,讲一个段子——

有人提问说:有70%的人要数学滚出高考,你怎么看?

点赞最多的回答是:数学就是用来淘汰这70%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