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国九大原则

2023-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中庸》第二十章)

经者,道之常,法也。如,以经邦国,九经,就是九大原则,九大遵循。子思说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九大原则,即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等都容易理解,群臣指一般官吏,体群臣即体恤普通官员,子庶民即爱民如子,来百工指招揽、培养能工巧匠,柔远人即安抚偏远的蛮夷部族,是他们归顺天子;怀诸侯即包容招抚各地诸侯,使诸侯都心向朝廷。

朱子说,体即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柔远人,即不忘羁旅之人。对待官吏要像对待自己的四肢一样,对待百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两者是有区别的。

吕大临认为,九经的排列是有先后次序的,他说,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因此修身是九经之本,但是只有尊良师择良友,修身才能有进步,故尊贤第二,修身之道,首先要体现在家庭里,故亲亲第三;由家庭推及朝廷,故敬大臣、体群臣次之;由朝廷推及全国,故子庶民、来百工次之;又国家推及天下,故柔远人、怀诸侯次之。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中庸》第二十章)

这一段是讲九经的重要作用。

治国的一切方略都不违背天理,这叫道立,注重修身,治国的指导思想才能正确无误。能够听取有道德有学问之人的意见建议,就不会违背天理,尊贤,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就不会犯错误;爱护亲人,则家族内部无论长幼都没有怨言,家庭才能和睦,后院才不会起火;敬重大臣,则国家大事都会处理的井井有条,君王就不会头昏脑涨,整天忙于具体事务的是非判断;平时体恤下层官吏,他们就会对上级忠心耿耿,誓死效忠;爱民如子,则民风向善;招揽百工,则国家财用富足;安抚夷狄,则四方归顺;招抚诸侯,则天下对朝廷有敬畏之心。

朱子说,道立,修身以道,可谓臣民的表率,谓道成于己而可为民表,即所谓“皇建其有极”;不惑,不会在大道理上犯糊涂;不眩,不会在具体事情上拿不定主意,敬大臣,大臣得到充分的信任,小人就无法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君王临事就不会没有主张;来百工则大家分工协作,互通有无,农本和工商之末相互促进;柔远人,则天下来来往往之宾客心情舒畅,交流顺畅,故四方来归;怀诸侯,则仁德得以广布,威信广泛传播,故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中庸》第二十章)

这一段是讲如何落实九经。

劝,感化、鼓励、推崇、劝勉之义。

齐明盛服(上文解释过了),不符合礼法的事情坚决不做,这是修身要做的事;

革除谗佞,远离美色,轻视财货,注重德行,这是劝贤要做的事;

尊重辈分地位,给足待遇,尊重家人的心愿,这是劝亲亲要做的事;

官盛,权利到位,任使,履职到位,官盛任使,即权利与义务相匹配。充分授权,任务要实,这是劝大臣要做的事;(朱熹认为,官盛是指属官要多,建制要和职责匹配。)

诚心不欺,充分信任,待遇优厚,这是劝士要做的事;

尊重四季规律安排农事和徭役,减轻赋税负担,这是劝百姓要做的事;

每天要检查,每月要考核,服从安排,工作称职,这是劝百工要做的事;(朱熹注:既,读曰饩。饩禀,稍食也。称事,如周礼稿人职,曰“考其弓弩,以上下其食”是也,意思是待遇和工作要匹配。)

送往迎来要有礼有节,表彰善行,怜惜那些做的不到位的远方来宾,这是柔远人要做的事;(朱熹注:往则为之授节以送之,来则丰其委积以迎之。)

不让其宗族断后,帮助重新立国,帮助平定内乱,渡过危机,要求诸侯按时朝聘,回礼一定要比朝贡丰厚,这是怀诸侯要做的事。(朱熹注:朝,谓诸侯见于天子。聘,谓诸侯使大夫来献。王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厚往薄来,谓燕赐厚而纳贡薄。)

------《中庸章句》审读29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