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使人学习/思考/成长

自律使人学习,《鬼谷子·谋篇》

2018-07-07  本文已影响7人  846ef2612b44

早起第一百零三天

自律使人学习,《鬼谷子·谋篇》

原文: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言。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义。

译文:

凡是给他人出谋划策都有一定的规律,必须要弄清事情的原委,以便研究实情。要详细地探求对方的实情,就要确立三条标准。这三条标准就是上智、中才、下愚。三者互相渗透,就可谋划出奇计。奇谋合情合理,没有阻塞,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依循。所以,郑国人入山采玉时,都要驾着指南车去,是为了不迷失方向。考量才干、测试能力、揣度情理,也就相当于行动的“指南针”。所以,凡是情投意合的人一起谋事,都是因为大家可以成功;凡是欲望相同的人不一起谋事,都是因为只有一部分人可以成功;凡是恶习相同的人一起谋事,都是因为大家共同损害;凡是恶习相同的人不一起谋事,是因为一部分人受到损害。所以,双方有利就相互亲近,双方损害就要相互疏远,正是这个规律在发挥作用。所以,要用这个规律区分同异,同类事物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墙壁通常都是因为有裂缝才倒塌,树木通常是因为有节疤而折毁,这就是墙和树木分界之处。因此,变化产生事端,事端引岀谋略,谋略生成计划,计划需要议论,议论导致辩说,辩说就有采纳,采纳就生摒弃,摒弃就形成制度,用来制约事端。由此可见,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有相同的原理,各种制度也都有一定的法则。

仁人君子轻视财货,不能用财利引诱他们,但可以让他们捐出财物;勇敢的人轻视危难,不能用祸患去恐吓他们,但可以用他们解除危难;智慧的人通达术略,明于事理,不可假装诚信去欺骗他们,却可以向他们讲清事理,让他们建功立业,这是三种人才啊。所以说,愚昧的人容易被蒙蔽,不肖之徒容易被恐吓,贪图便宜的人容易被引诱,这三种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所以,强大是由弱小不断积累而成的;有余是由不足不断累积而成的,这是因为道术得到了实行。

所以,对那些外表亲善而内心疏远的人,要从内入手进行游说;对那些内心亲善而外表疏远的人,要从外部入手进行游说。因此,要根据对方的疑惑,来改变自己游说的内容;要根据对方的表现,来顺应他的意愿;要根据对方的答辞,来确定游说的要点;要根据情势的变化,来达到游说的效果;要根据对方的憎恶,来权衡变通;要根据对方的担忧,来设法排除。用揣摩之术令他畏惧,抬高对方使他有所触动,略设根据加以证实,露出表现使他相应,若不知变化,就加以阻塞,搅乱对方使他迷惑,这就叫做“计谋”。至于计谋的运用,公开不如保密,保密不如结党,结党密谋就可以疏而不漏。遵循常理不如出奇制胜,实行奇策就能左右逢源,无往不胜。所以,游说君主时,必须要与他谈论奇策;游说人臣时,必须要用得隐蔽。

关系密切、说话见外的人,必定被疏远;关系疏远,说话密切的人,必定招致危险。不要拿别人不喜欢做的事,强加给他;不要拿别人不了解的事,强行教导。如果对方有某种嗜好,不妨去迎合他;如果对方有某些厌恶,可以避讳不言。这是用暗地讨好的方法去换取公开的回报。所以,想要除掉的人,就要放纵他,放纵他正是为了抓住良机制服他。外表不善也不恶,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可以托之以机密大事。对于了解透彻的人,可以使用计谋;对那些还没了解透彻的人,绝对不能用计谋。所以说:“办事最重要的是制约别人,而不是被别人制约。”控制别人就是掌握了权力,被人控制的人命运就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所以,圣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隐而不露,而愚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大肆张扬;聪明的人成事容易,愚昧的人成事困难。由此看来,虽然灭亡的东西很难复兴,动乱也难以安定,但是顺应规律、看中智慧还是最重要的。智慧是用在众人所不知道的地方,用在众人所看不见的地方。如果施展智谋,就要证明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就选择事情自己去做;如果不可行,也要选择一些事情让别人去做。所以,古代先王的治国大道隐藏不露。古语说:“天地的造化高深莫测;圣人的法则隐藏不露。并不是单纯讲求忠诚、信守、仁慈、义理,还要合乎不偏不倚的正道啊。”如果能彻底通达这种道理,就可以与他讨论谋略的事。假如能够掌握这些法则,就能懂得驾驭天下的道理

理解:

权谋是一词,但是在这却是各有深意,这里的“谋”,主要阐述了游说时的方法:要根据对方的疑惑,来改变自己游说的内容;要根据对方的表现,来顺应他的意愿;要根据对方的答辞,来确定游说的要点;要根据情势的变化,来达到游说的效果;要根据对方的憎恶,来权衡变通;要根据对方的担忧,来设法排除。就是因时而异,随机变化。

鬼谷子认为:“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因此,在谋划的时候,一定要顺应天地自然和人道的法则,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文中所言:“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这里,鬼谷子阐述了如何使计谋顺利实施的方法:首先,公开不如保密,保密不如结党,结党密谋可以疏而不漏,符合隐秘之道,所以能够做到无懈可击。其次,遵循常理不如用出奇制胜的“奇谋”,实行奇策就能左右逢源,无往不胜。所以,游说君主时,必须用出乎意料的言论,更能引起他的关注;游说大臣时,必须围绕对他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展开谈话,以引起他的重视,但要用得隐蔽。

古往今来,但凡谋大事必成者都以事情的起因为突破口,探求出对方的真实情况,为下一步谋划应变对策、制定谋略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详细地探求对方的实情呢?

鬼谷子告诉我们:在制定谋略的时候,必须根据事情的起因及其发展的原委,制定出“三仪”,即上智、中才、下愚。“三仪”确定后,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以便谋划出切实可行的应变对策。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我们要学会根据不同对象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谋略。对于不同的人要随时改变游说的技巧,比如,对那些外表亲善而内心疏远的人,要从内入手进行游说;对那些内心亲善而外表疏远的人,要从外部入手进行游说。另外,在使用计谋时,定要根据交往的程度,不要强加于人,而是要顺应对方的意愿,同时,还要抓住对方的心理,尤其要注意计谋的隐秘和周详,这样才有可能出奇制胜。

谈到这里又想到了道家的中庸原则,凡事掌握好那个度,一切都会如你所料,只是这个度的掌握许多人穷其一生都不一定能掌握。

2018年7月7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家政平台创业者

混沌学员/94后/骑行者/终身学习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