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正在读大学的你

这篇要写给学弟学妹的文章,我思量了很久才落笔的。送给准大学生们和在校大学生们。
我一直在思考我大学四年留下的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从我在大学参加爱恩的职场软实力培训中,从我在大学深入交流或指导的成百上千名大学生中,从我在大学参加过多次招聘会中等等,我总结出以下几条建议,送给在读大学的你。
关于就业,很多人都在考虑自己读大学的出路的问题。我的建议是:
就业首要考虑:从国家需求角度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
这个问题的提出,前提就是你还没有自己的理想目标,有目标的同学是不会提出来自己毕业后方向的问题。
所以面对还没有自己明确理想目标的同学,我强烈的建议你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目标,做一个引领某个行业发展的人才。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其一是我们不要给自己人生设限。我们还年轻,我们花16年的时间读书,得对得起自己的付出;我们用16年的时间播种,我们有勇气有能力去种出一棵参天大树。不要想自己会不会是就业难大军中的一员,当你真心把目标定为行业第一,在怎么差也不会成为垫底的人。
其二是我们要对的起父母亲人的培养。我们每个人能够考上大学,离不开父母在背后的含辛茹苦的抚养和全力以赴的支持。
为了让你安心学习,父母承担了家庭的所有事情,从不喊苦喊累;也不断为你开通前进的道路,自己却满身荆棘。现在有多少父母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而不顾死活的努力的。
因为我在做大学生软实力的培训,也接触过一些同学的父母。我记得有一位来自农村在市里打工的爸爸说:只要孩子发展好,我砸锅卖铁都愿意支持他学习。这句话是不是有些耳熟呢?你的父母是否当着你的面说过呢?
所以父母这么努力拼命,是为了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一个能够创造成就的人,甚至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突破阶层成为英雄般的人。
父母的期望我们又怎能辜负。
其三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感恩祖国的栽培,主动承担起时代的重任。
我们可以在和平年代读书,可以时常吐槽,偶尔岁月静好,是有太多的有能力的领导人化解了国际舞台上的风风雨雨,解决着着国内的各种问题。
我们能够一路读到大学,受益于国家政策不少的支持,比如12年义务教育,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项目等等,包括国家也给大学生学费免了一部分钱。才让我们能够这么轻松的读上大学。
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在树立远大抱负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因国家和人民培养了我,我必然要去肩负起时代责任,回报国家和人民。就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李达康书记说的那样,党和人民培养了他,所以他要忠于党忠于人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在我们今年的毕业典礼上再次被提起。
副校长对我们毕业生的整个寄语内容,都是围绕:承担时代责任,以国家需求作为发展目标。当时我录下来了副校长的整个讲话内容留作纪念。在我们毕业的时候副校长只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发展道路:作为工科类学生,要承担时代责任,做国家需要的人才!校长就是确实格局很大,着眼的都是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
我当时特别受触动,就想着如果咱们国家几千万大学生,人人都心怀感恩的心,以回报国家为目的,在自己本行业兢兢业业,甚至创新研发出世界专利,那么咱们国家一定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因为咱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才,拥有更多的世界专利!
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真的是要志当存高远,有一种比名和利更高大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我们越有成就越有能力,我们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就更有力量。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咱们青年人马上就是国家的中坚力量了,你做好准备了吗?

放眼看世界,不做低智商的人
之前看日本大前研一先生的一本书《低智商社会》时,我发现里面描述的日本青年人的群体状态时,我自己读完后感觉很沉重,因为这些现象,在我的周围环境中都可以看到。
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低头族成为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逃避深入思考,做事追求越简单越好,比如就业时希望要工作轻松简单且工资高;越来越多人用相互调侃来代替深入交流,反而让人越来越空虚;青年人越来越不关心政治经济,更多的着眼于自己的感受需求,对于政治选票这些不感兴趣,甚至草草了之等等。
你身边有这样的想象吗?所有的这些都将让我们离现实越来越远。
本来考上大学的我们,智商是不低的,是我们的小格局和小视野拉低了我们的智商。
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视野的局限性,视野的局限性又恶化了思维的局限性。
虽然大学是个开放式的环境,但是不少人把大学跟社会剥离来,自己的范畴就只有大学校园那么大。
比如很多人觉得自己离就业还很远,不需要在大一时考虑就业的问题,更不需要在大一时为就业做准备。他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学生的位置放了四年。那么,ok,他就养成了企业里的面试官面试时经常回应的—学生思维太严重!这就是思维局限导致视野局限,视野局限又加剧思维局限,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被社会认可。
还有一次我参加创业创新项目的申请时,台下一位经理人就说:大学生就是需要看世界,不看世界怎么会有世界观呢?
可是就是很多人都不看世界的,这是一个群体性的低智商表现,你周围如果是这样的环境一定要走出去,再带领别人走出去。
融入了群体里,再走出来,是需要很大的动力和毅力。
就比如说我在大一时去听校园招聘会上各大企业的宣讲,想了解就业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周围的朋友都很不理解,还有人跟我说听了也白听,又不是你面试,白白耽误时间。
当我在大一时决定报大学生职场软实力的培训班时,宿舍人都反对,他们觉得我疯了,竟然花钱去学习毕业时才用的东西。当时我还是去了。因为我知道就业发生在大四,准备在大一!
不是说我们读完四年大学的书,社会你就得给我一份我想要的工作。而是我读完了社会企业给我的“书”,才能够去作答社会给出的试卷!而读社会就业这本书一定要赶早不赶晚。
所以面对周围的眼光和看法,就看你是大众化还是坚持走与世界同行的道路了。
在这里推荐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特别薄的一本书,会带给你满满的危机感,建议你阅读完后,结合自己的现状,好好思考一下。
过去清政府没有睁眼看世界,导致咱们国家落后于其他国家几十年。难道我们在大学还要继续闭着眼睛走下去,一直到毕业时,被社会抛弃吗?
写到这里,也就把我认为的最重要的两方面建议给了大家了,在大学有困惑需要帮助和支持的话可以来找聪儿姐。
祝愿咱们每一位大学生们都能够赢在大学,赢在职场,赢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