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术无道者止于术
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书法家还是什么名头的,号称自己的书法三百年无出其右,或者说得二、三百年才出了他这么个大家的。一开始觉得这人精神有毛病,后来再看头衔,应该在正常人范畴,只能说,就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哪里是什么大家!
联想到前一阵被普通搏击手打得满地找牙的所谓太极大师,感觉这世界真的被一些乌七八糟的浮躁、虚伪、炒作所污染,偏偏媒体还推波助澜,让人真的招架不住。
再说这个几百年才出这么一位的奇才,书法可不可以?尚可,就是自信心太爆棚。如果是酒后说的大话,尚不见怪,如果是平常的自诩,说明此人根基尚浅,上不得层次。
书法应该是一门艺术,说到底,和剪纸、弹琴、写诗等等的都属于一门技术。在技术层面,有高有低很正常,连卖油翁都懂得自谦“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这厮就敢不喝酒号称三百年才出他这么一位,难得的厚颜无耻!
纵观这三百年,什么标准让你觉得自己是不世之材?真正有功底的书法家断不会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相反,总是虚怀若谷吸纳众家之所长,不断提升。当一个人以井底之蛙睥睨众生的时候,也是他停滞不前、不进反退的开始。
谦虚使人进步,在术的层面很难进的时候,从道的层面提升自己,自然能让术更进一步。如果道的层面精进了,术的层面甚至会是质的飞跃。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65364/f814a1800afd96d2.jpg)
有句话说得好: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希望这位不世之材能够清醒一下,琢磨这句话的道理,从此也谦虚谦虚,太出风头、太高调不是件好事。真的沉下心来,说不定还能继续提升,即使到了五百年才出这么一位,咱不自己说,让大家、让后人去崇拜岂不更好?
无论做什么,人品真的很重要,这人品代表什么?其实就是修为,品德,胸襟,情怀等等。
术是表面的呈现和方法,道是内里的积淀和支撑。
陈道明因为《围城》与钱钟书相识。他说:“钱钟书家里,没有任何家用电器,他很羡慕钱先生家里弥漫的书香气息,让人感到安静的氛围。眼前是两位饱读诗书,却非常浪漫、非常懂得生活的老人,他看到了一种真实的从容。他突然感觉,在这样的文化人面前,自己狗屁不是”。也因此,陈道明不断进步,陆续又给观众奉献了很多经典的角色。
不学自然无术,学无止境,共勉!
有术岂能无道,道进术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