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言师语

弱水三千当取一瓢饮---《土地的誓言》教后反思

2019-03-13  本文已影响173人  秋之准备

2019年3月13日下午第一节课,在市余映潮名师工作室做研讨课《土地的誓言》,课堂推进还算顺利。三个活动都做到了集体训练,和学生交流时语言尽可能简洁,评价、补充、提升学生的发言。课堂线索明晰,紧紧围绕抒情手法展开教学。

在工作室师友们的建议和帮助下,这节课与磨课时相比,主要在三个方面着力改进:第一个活动“感受一种表达”中,缩减共读的语句,筛选典型的句子,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对小结作了具体解读。并在学生二次诵读前点示文章体现的“家国情怀”;其次,“品析一种写法”活动中,对铺陈手法介绍得更细致了些,并作出示例、给出角度、稍作阐释,为学生的品析搭梯铺路。再有,听了好几遍课文朗诵,在提高自己朗读能力上作了一些努力。但是,改动后详略的处理没做好,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余老师评价四个字:课型失当,一针见血,非常中肯。细细想来,课上得不好的原因,在于缺乏“舍得”的智慧,弱水三千当取一瓢饮。

这是一节自读课,从第一次开始研读课文时,我就提醒自己要上出自读课的特点。在我的设计中,只是用“共读阅读提示”和“勾画旁批中的铺陈”来体现自读课的特点。前天在查找资料时翻到余老师的《阅读教学50讲》,又读了自读课教法那一章节,心里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舍得改动自己的设计框架,没舍得丢弃后面的写作训练。这一方面是思维懒惰使然,另一方面与教材研读能力弱有关。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有“舍得”的智慧,有舍才有得,少即是多。老师少讲一些,学生就有多一点积累训练的时间;老师少表现自己一些,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活动的时间就多一些。

这节课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前松后紧,这是我的“惯病”。本来活动一是次重点,15分钟就应该结束的,结果用了20分钟。前两个活动耗时太多,最后学用训练的时间就不够了,匆匆煞尾。这是其一。其二是我的朗诵能力较弱,我总是坦白地承认这一点,却没有真正用心去改善过。余老师说,他练习朗诵不知道用坏了几个MP3。听到这句话我马上想到自己,跟余老师比,真是无比惭愧。余老师说,要用一段很长的时间刻苦地改变自己最大的教学弱点。一语中的!不怕弱,就怕不改变不行动。既然所有技能都需要训练,那我的这些弱项都应该可以刻意训练来提升的。

弱水三千当取一瓢饮。课文可供教学的资源很多,教学活动也可以设计很多,但什么才是最适合这个课的,什么才是能让学生得到高效训练的,这些应该是今天我上完课的主要收获,也是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要特别关注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