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2018-04-20  本文已影响51人  浅浅清如许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13次课程备忘

是什么决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颜值会老去,钱会花完,但唯有一颗鲜活有趣的灵魂会永远陪伴着自己,并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辉”!一个诗意且充满了力量的开场,再一次肯定了学习的价值,也迎来了胡塞尔专场第二阶段的课程内容。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主体生成论中的一个基本话题;不仅是我们时代哲学的一个基本话题,而且也是迄今为止的整个人类生成史上的一个基本话题;不仅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轴心问题,而且也是迄今为止的人类生成史中的一个轴心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哲学流派林立,但是倘若粗线条的看问题,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区别出两条基本的发展线索或思想谱系,这就是“经验主义科学主义”思潮和“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

“经验主义科学主义”思潮:

以培根、洛克、巴克莱、休谟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英国经验论

以孔德、穆勒和斯宾塞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实证主义

以马赫和阿芬那留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经验批判主义

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和“语言游戏说”

以石里克、卡尔纳普为主要代表人物的逻辑经验主义

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

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以及库恩历史主义

“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

以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大陆唯理

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德国古典哲学

以叔本华、尼采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意志主义

以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弗洛伊德主义或精神分析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

以海德格尔、萨特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存在主义

伽达默尔的哲学释义学

以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法兰克福学派

福柯“自我伦理学”

马丁·布伯的“关系学”

蒂利希的“终极关怀”理论等

西方的哲学较之古老东方的哲学,更像是年轻人的哲学,它充满了探索、论证、迷茫,让你在一次又一次的肯定和否定当中,一点点看清自己,也看清这个世界。它不主张一个人过早的去参禅悟道,而是鼓励年轻人在生命的黄金时代积极的投身到时代的洪流当中,去经历、去体验,去认识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生命的可能性,去寻找内心的灯塔和光芒,去为了自己认定的事情奋斗不息。是的,人生,唯有经历过繁华,你才可以说:啊,平凡真好!

在这两种哲学思潮的脉动中,贯穿着同一条思想线索或理论态势,这就是它们之中都有一个从强调个我意识到强调他我意识、从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到强调人的主体间性和集团性、从强调经验主体到强调先验主体再到强调主体间性的演变历程。

个我意识(个人意识和自我意识)在整个人生的架构中究竟有何意义?它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每天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忙忙碌碌,有内容有形式也有成效,比如一天跑够两万步、每天背诵一篇古诗,或者定期到瑜伽馆练瑜伽、到当下最火的饭馆吃饭,再或者……这样的生活看起来不仅时尚,甚至有些励志。然而,是的,然而,当生活中出现了不确定性的变化,比如失去了某个职位,比如搞砸了一笔投资,或者被某位自己看重的人否定,生活的天空就仿佛完全失去了光亮,整个人都坍塌了!完全不知道如何应对接下来将要面对的事情。能够主导我们清晰的认识当下生命状态的核心就是个我意识。只有具备了强有力的个我意识,你才能准确的辨别自我生命的进程,才能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明确的判断并做出选择。

再举一个例子:L,高中一年级学生,平时学习一般,家长和老师都在努力的帮助他,希望他能有更好的成绩,他本人也表示愿意在辅导老师的指点下有实质性的进步。老师为他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了,他却始终热心于在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上用力。最近的一次辅导,他事无巨细的描述了自己为在班主任过生日的时候有个出彩的表现,如何用心的制作ppt,希望能让大家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然而整个ppt 看下来水平并不高,过多的语言的堆砌,既冗长又缺乏新意。学习状态也不理想,在很多应该努力的地方停滞不前。任何时候,情感的内容才是核心,太多的形式只是一种补偿罢了在生活这盘内涵丰富的“肉”里,我们究竟放进去了多少的个我意识?有的人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都活得有滋有味风生水起,而有的人,总是陷在现实的泥淖中举步维艰,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个体的个我意识的天差地别!

这里稍作停留,回溯一下T在辅导中和L的对话:

T:《琵琶行》,可以背了吗?

L:让我再背一下(随后开始机械式的唱念)。

简单的一问一答,细想却颇有深意。“可以背了吗”若是改为“你背了吗”,我们试想一下可能会有的答案:“背了”或“没背”,那么接下来就有可能是“背了,但是没记住”,或者“因为……所以没背”。但是“可以背了吗”,已经经由问题本身切断了L寻找借口的可能,他可以直接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这也意味着,T要的是结果,而这个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出L是否明白自己的用心——你只有努力,才有可能得到让自己满意的结果!再一次为人类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叫绝,并深深感叹辅导中提问之玄妙,真是处处“暗藏机关”啊!(当然,这里要重点强调的还是人的共情能力,因为它决定了你能否听得懂“别人”说的话!)

当个我意识起来了,他我意识(即客体)来了!主体性是本体论、哲学论的词汇,它包括心智和身体,是一个独特的客体。你身体的条件,决定了你在人群中的体验(是自信还是自卑)。没有他者,就没有身体性,它是在人群中比较出来的。

女作家三毛在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里,提到自己是怎样迫切的想长大,因为长大了,就可以穿妈妈的连裤袜,和妈妈一样出门抹口红了。这种急切的想参与到成人世界里的渴望,表现出孩子很强的主体性,这是很宝贵的,我们大人要珍视它、保护它。因为一个孩子的个性和主体性一旦被破坏掉,就会失去表达自我的勇气和坚持自我的判断力,这将导致他很难进入到主流的生命序列当中来。我们既不能希望他有主体间性和集团性,也不能希冀他在群体中有好的表现。

这里再插入T和女儿大阳的一段对话:

大阳:爸爸,你给(今天和我们一起玩的)小弟弟打多少分?

T:打99分吧。

大阳:为什么扣掉1分?

T:扣1分是因为今天他连续吃了3颗糖(自制力稍稍欠缺了一点)。

我们平时喜欢给人(或事物)打分,为什么?打分的核心其实是我们喜欢做标识,它和标签不一样,标签是对一个事物整体的判断,而标识是功能性的,它提供的是一个安全路径。

在成长的最早期,我们要重视经验主体。经验主体的核心是让他去体验整个世界。让他看到这个世界有社会上层的精英也有生活在最底层的贫民,有光明也有黑暗。只有他对这个世界的体验是丰富的,他的认知才会是立体的。这也是为什么外倾的人更有可能成长和转化的原因,因为外倾的人更容易打开心扉,勇敢的去经历时代所给予他的一切!                                                             

阅读,是我们了解世界最好的方式。在现实的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条件可以勇闯天涯,但是阅读,可以让我们透过文字,和那些伟大的心灵对话,可以通过他们的眼睛,触摸到人类文化的风骨和历史的足迹……经由阅读,你看待世界的带宽可以得到了延伸!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鼓励小孩子(包括成人)不要停止阅读的原因。

我们平时说某个小孩子很灵,指的主要是他的个体性和主体性的意识。在12岁以前,灵的孩子个体性和主体性都是比较强的。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建立他我意识的关键期,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和孩子相处的方式非常重要。你是否是一个有公共意识的人?你待人接物是否有自己的底线和边界?你有否能够有效掌控自己的情绪?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孩子说话?你有否具有共情的能力,可以足够响应到孩子的情感需求?都决定了孩子他我意识的品质。如果父母能够和孩子“好好说话”,并对孩子保持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动不动采取威胁恐吓的方法,那孩子内心就是安全的,他不需要依靠伪装自己去迎合家长,也不需要时刻对外界保持高度的防御。因为恶劣的防御,会造成孩子他我意识的固化(即他认为世界是他所感知到的那样是危险的不可信任的,因此也是不能随便触碰的),从而降低他与外界连接(建立关系)的品质。

12岁到18岁,一个人的主体间性和集团性达到高峰。他能否在一个群体中自信的展示自我,并和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至此可以说是可以下一个阶段性的结论了。

25岁至45岁,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他将经历从经验主体到先验主体再到主体间性的演变。经验主体,是指一个人的学识、技能、见识、视野和学习能力。这些东西,都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够提升的。但是先验主体,即那个“命”(我是不是可以把这个“命”理解成是一个人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甚至包括族群文化方面的遗传?)却是不能轻易去动的。这也是为什么心理治疗更多的时候都只能在功能的层面上进行打通的原因。对于每个人来说,所有人生的重大抉择,最终都只能自己去做,你的选择就是你的命,没有人可以改变!矢志不渝走向绝路的三种人:一是吸毒者;二是重复做恶劣的事却没有道德体验的人;三是自杀。这样的人,是无法救赎的,也是治疗中绝对要远离的人。

这里引入的案列,是一个在职场上屡经波折的外科医生。这次他遇到的问题是:医院即将成立新的科室,这为他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可是,新科室的负责人并不认识他(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势能差),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以电话的方式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意愿,而对方在并未给予他明确答复的情况下向他之前所在科室的主任透露了信息,由此,他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极为不利的两难之中。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个技术上很纯熟的外科医生,在社会化功能的层面上却表现得比较幼稚,首先,以电话的方式去确认一件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是非常不妥的,因为电话的时空性的分离不能帮助他判断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可以帮助他确认他的请求是否有效,而对方又是否接纳他并把他放置在一个合作者的位置上。事实上,从后续发展的情况来看(对方在并未给予他明确答复的情况下向他之前所在科室的主任透露了信息),他显然高估了自己,也误判了对方。老T的建议是:既然已无退路,那就只有“背水一战”,应快速寻找一个新的战友(之前同科室当中有能力的搭档),在争取到同伴的支持之后向新科室负责人亮明自己的底牌,用诚意和筹码争取更多的胜算。

从主体间性倒回去看主体性和个体性,主体间性起来了,人也就畅然了。所谓格局,其实就是主体间性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高维成果。(当你对“关系”有了透彻的领悟,往日的烦恼就不会再是烦恼了!)

课进行到这里,结合与吴佳佳同学再次相聚所引发的种种,以及她那场全元素式的轰轰烈烈的爱情,老T以一首白居易的《琵琶行》做了一个暂时的告别: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把人间的悲欢离合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很深的伤悲(和悲伤不同,悲伤是由丧失感所引发的,相对低维的一种情感),一种对生命深深的悲悯和面对茫茫宇宙时油然而生的渺小感与亲近感。面对浩瀚宇宙,个人犹如沧海中之一粟,然而,人与自然又仿佛浑然一体,瞬间天地如在眼前,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有些无奈有些悲壮,还有一种美到极致难以言说的寂寥!所谓人生,就是不断的入迷、疯狂、然后痛苦、不舍(丧失感),最后再到决然的告别,再见有多么难,告别就有多么难!

好了,收收心,还是依然回到西方哲人们的理论上来。

就“经验主义——科学主义”的谱系而言,洛克和休谟的“观念论”、孔德的“实证论”、罗素的“原子主义”、卡尔纳普的“归纳主义”和库恩的“历史主义”与“科学家共同体”概念等,依次突出和强调了“经验主体”(如洛克和休谟)、“先验主体”(如罗素和卡尔纳普)和“主体间性”(如库恩),无疑是其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界碑。

就“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的谱系而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先验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伽达默尔的“对话辩证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和马丁·布伯的“关系学”,依次突出和强调了“经验主体”(如笛卡尔)、“先验主体”(如胡塞尔)和“主体间性”(如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和马丁·布伯),无疑是其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界碑。

人类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始终构成了作为主体的人的生成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不仅规定和制约着人的生成程度,而且也规定和制约着社会的生成程度。在前现代社会,尽管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也都有其自身的特殊内容,但是,从总体上看,则属于突出和强调“人的群体性与人的合群性”的时期。至现代社会,尽管存在有理性派哲学和经验派哲学、实证主义与意志主义的对峙,但从总体上看,我们仍不妨把这一历史时期视为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体意识”张扬的时期。在当今或人们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中,相对于近现代西方社会,“他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觉醒”和“复苏”无疑是人的主体生成中的一个鲜明特征。而作为主体的人的这样一种生成史,人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盈虚消长的这样一种张力关系和发展态势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至少是同人类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密切相关的,例如,至少是同人类历史从自然经济社会向商品经济社会(再到互联网时代的超级链接)的演进密切相关的。

在传统型社会中,对于人的塑造,更多的是强调合群性,而非个体性和主体性。但是在现代性社会中,个体性和主体性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品质,而到了后现代社会(一个经由互联网联结起来的超级链接的社会),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则是标配而不是高配了。这意味着,那些缺乏个性和自我意识的盲目的跟风者,将被彻底的边缘化,被时代的弄潮儿们远远的甩在后面。那么挑战来了,作为现代社会中的父母,你将为后现代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你还依然抱着老一套的育儿观念不放吗?甚至,你就是以为你一定比你的孩子强,你吃过的盐就是比他喝过的水都多?!后现代的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作为父母(包括老师)不要过多的去跟孩子讲自己的体验,更不能强迫孩子认同你的体验。

主体性的内涵是及其丰富的,不仅具有“自主性”和“自为性”的意涵,而且还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等意涵,但是,无论如何,“自我意识”都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因为一旦离开了“自我意识”,也就既谈不上任何意义的“自主性”和“自为性”,也谈不上任何意义的“选择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如此,凡是谈论人的主体性的思想家,也就几乎没有不谈论人的“自我意识”、谈论这个“我”的。在西方哲学史上,不仅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费希特的“自我设定非我”、费尔巴哈的“我欲故我在”谈论的中心对象是一个“我”字,不仅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和尼采的“成为你自己”谈论的对象是一个“我”字,不仅胡塞尔的“现象学剩余”、海德格尔的“此在”和萨特的“自为存在”谈论的中心对象是一个“我”字,而且,即使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拉康的“镜像理论”、福柯的“自我伦理学”和马丁·布伯“关系学”,也都离不开这个“我”字。

就“我们”这个词而言,虽然我们不能简单的将“主体间性”这个范畴与“我们”这个词划等号,但是,“主体间性”这个范畴的一些最为内在、最为本质的内容却差不多都可以在“我们”这个词中找到,那么“主体间性”这个范畴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呢?“主体间性”尽管被哲学家们弄得很玄乎,但是。真正说来,问题却并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因为从字面上看,所谓主体间,无非就是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性,也就是一个“我”和另一个“我”的关系性。

这里要强调的是,“我”和另一个“我”中的另一个“我”不是“我自己”的“我”而是指外在于“我”的客体。极其高维的心智化,可以避免自己在理解别人的时候动用幻想去进行没有根据的脑补,而是时刻保持必要的边界,保持对事件足够多的观察和审慎的态度,不要随便的去评判别人!

y_���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