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欢谈教育,却经常顾此失彼
上午,有人在群里说最近教育上的一个事:
杭州某小学副校长有感于雨天接孩子的家长们都在给孩子拎书包、换鞋、打伞,给全校600多位家长发了3条短信,提醒说孩子已经长大,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短信发出后,只收到了两位一年级家长的回复。副校长很受伤,为现在的家庭教育深感忧虑。
这事引发了一大堆评论。多数认为现在家庭教育问题不小,家长需要反思家教理念和方式。甚至提出,学校要承担起教育家长的责任。
很有意思,当某个新闻事件暴露家庭教育问题时,舆论就会集中谴责家长,好像只有学校一方在战斗。如果某个学校出了负面新闻,舆论又一致谴责学校教育,好像家庭教育不成问题。
其实,大家都想谈“教育”,却一直顾此失彼。
在此次事情上,学校得了很高的形象分。以至于让人看到了解决之道是学校把家长也教育起来。
这话写时评的人说说,倒也符合其身份。如果校长和教师也总是认为家长需要“接受教育”,则要慎重。
没有有效的沟通在前,没有一个持续的关系建设过程,一方祭起“教育”的大旗,只会造成对另一方的压制。
我在群里回应说:就家校关系而言,在个性化时代以及多元的意见环境中,如何沟通以及达成共识是任何个人和组织需要修炼的领导力。但达成共识并不能也不可能是我们唯一追求的目标,不同意见如何共存,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时有人插话:“一个社会没有共识,也就玩完了。”
这一点我同意,但也要说明另一点:我们不能拿过去的社会共识度,来衡量当下以及未来的社会。现在的大问题是,在社会共识度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共存,或者说社会如何得以继续运行下去。社会的维系有赖于共识,但只有极权政治才喜欢最高的社会共识度。
动用舆论或民意去推动社会共识是个危险的做法。此举看似民主,但民主本身就是一个定义含混、实践混乱的概念。把它界定为一种政治制度,比用它来描述和指引理想的社会,更为靠谱。
如果我们把高度共识作为理想社会的特征加以追求。罗伯斯庇尔已经提供了一个可洞察的先例,后来者皆可如是观。那种“致命的纯粹”,正是理想社会的可怕处。
看上去扯远了。问题的原本,不就是家长要不要教育、从及家校合作如何开展的问题么?是的,我谈的正是这个。只不过是一点前提性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