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修养类国学与传统文化想法

《活着》、《追风筝的人》、《三体》回忆有感

2019-06-10  本文已影响74人  小呆瓜瓜

    早上五点多起来,我在回忆着过去读过的书。余华先生写的《活着》、阿富汗作家的作品《追风筝的人》、还有著名科幻小说《三体》

    在看《活着》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想一个问题,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有人回答我,是为了家人而活着,我反问到那为什么为家人而活着呢?又有人说,家人是我们的一切,生活动力的来源。如果是一个人的时候,那又该为谁而活呢?这个可能会让有些人哑口无言,那就为自己而活着呗。

    以前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活着没有了信念,是很恐怖的事情。看了书才发现,也许有的人,到了一定的境况,也可以是只为活着而活着,而与活着以外的任何事情无关。其实我很难理解,也许是我没有到达这个年龄,到了这个境界还需要活着吗?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挣扎,奔波,追逐。有的人他通过努力之后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有的人在追逐的路上,却一直没有成功过,就像旋转的木马,彼此追逐,却有永恒的距离。生长在战乱国家阿富汗男一号,却把这种挣扎,奔波,追逐的过程,表达的淋漓尽致,我无法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作者的心情。面临友情,爱情,亲情的背叛,他却能一如既往的生活;放风筝,追风筝,斗风筝!

  《追风筝的人》,生活虐我千万遍,“为你  千千万万遍”。

      《三体3》就像作者在书中描写的那个赫尔辛根默斯肯漩涡——它让人想起银心中最大的黑洞。也许,它的周围,还游走着恒星、行星、彗星、尘埃等等,它们也许都是美丽的、独特的、闪光的、有价值的,但最终都会不可避免地被这黑洞吸过去,而留不下自己的一丝一毫影子。没有办法,这就是宇宙的规律。

    《三体》书中一段爱情的描述。被爱的姑娘是个虚幻的人物,是罗辑心中构思出来的,最初是为了写小说去塑造人物形象,这是他心中的完美爱人,所以想的越具体,越生动,自己陷的越深,放在她身上的感情甚至超过了自己真正的女友。

    就像作者所说的,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她,她是你最希望的爱人的模版,但现实肯定达不到完全一致的,所以有时会感到失望,想要试图去改造对方,但往往因此产生矛盾……

    爱情不可能那么理想,像童话故事一样,真实的两人感情是需要经营的,需要互相之间的理解,会做出改变,共同进步,但也得给对方留出足够的空间去做自己。

    感性的人,内心的情感一定是丰富的,但不一定能丰富的表达出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