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唐诗三百首,即使穿越也风流
昨天一进单位,就听几个小年轻在谈论唐诗,我还对她们夸奖了几句,以为她们在我的影响下爱上唐诗了呢。晚上回到家,听妻子又讲“唐诗穿越”的事,我才知道自己想多了,原来她们都是在追穿越剧《庆余年》。
我让妻子把那一段调出来看了看,虽说剧中还有不少漏洞,比如,范闲穿越的那个年代比唐朝立国早100多年,比宋朝立国早的更多,杜甫出生在130多年后,《唐诗三百首》中许多诗人出生的更晚,宋代人就更不用说了,所有他没有必要去问庄墨韩的老师是谁;再有,当时的主要文学形式应该是赋而不是诗,更不会是词等……但这个剧还是很好地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诗文化,还是值得点赞的。半夜里我就想到了这个题目,以及另外一些与诗词有关的话题,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从主流媒体到中小学,都加大了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一些文化类节目屡创收视率新高;《叶嘉莹说唐诗》《唐诗三百首》等一些与诗词有关的书籍,登上了图书热销榜;诗与远方,也经常会进入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特别是2018年,快递小哥雷海为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登顶的一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喜欢诗歌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加深了对诗词热爱。
诗对人的一生起什么作用,这很难像经济学等有明确的指标。没有诗,你的生活缺少不了什么;但有了诗,就可以让你的内心深处有一角平静的港湾,可以安放你那颗疲惫的心,让它得到修复并能满血复活。就像人们常说的,人生就是一场旅游,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更需要诗。
登山,我们可以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观海,我们可以诵“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到沙漠,我们可以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长江,则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踏草原,则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面黄河,则可用“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瀑布,则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哪怕就是一条小溪,我们还可念“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春柳,可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夏荷,可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菊,可唱“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冬雪,可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只要你储备够,随时随地都可有诗与你相伴。
诗,本身就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它取材于现实生活,是诗人心中的想法与景物完美融合后的产物。在古代它就是大家日常交往的语言,不只王勃、骆宾王这样的大诗人六七岁可以写诗,就连王安石笔下的普通人仲永也很小就有诗名。只是因为现在的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变了,才让我们感觉它离我们很远,似乎是一种阳春白雪般的高雅艺术。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我相信,背诗、用诗甚至写诗会慢慢地重新进入大家的生活。
我不会因为《庆余年》而喜欢去追剧,但我还是会为《庆余年》用观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传统文化而叫好。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