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聚与独处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陈继儒《小窗幽记》
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社会之中,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都免不了要与人打交道。在形形色色的人面前、林林总总的场合之中,我们需要以合适的姿态去适应和面对。
《易经》中的“颐卦”象传曰:““君子以慎言语。” 唐孔颖达疏引用了先儒之语说:“祸从口出,患从口入。”的确,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与矛盾,常常是从相互说出的话中引起的。道人长短之事不可说,涉人隐私之语不可言。有时或许是一句无心的言语,也会造成歧义与曲解。
因此,在众人聚会的时候要学会慎言,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把酒言欢之时注意不可贪杯,醉后最容易失言。《旧唐书》记载了唐代功臣刘文静酒后失言的故事。当时刘文静与李渊的宠臣裴寄不和。有一次他和弟弟喝酒之后说道:“有一天会杀死裴寂的!”不料却被刘文静的一个姬妾听到,传到了李渊那里,最终竟因此获罪被杀。酒后的一句心中之言,竟然令人丢掉性命。可见在众人相聚的时候,切忌得意忘形,也不该过于愤世嫉俗。
我们同样也常常会在独处的环境里。人不可不独处,只有在独处时才能真正思考自己是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独处就可以为所欲为,恰恰相反,即使是在独处的时候仍旧应该自律。《弟子规》有言曰:“入虚室,如有人。”意思就是说,进入没有人的房间,便好像有人一般。这不是说独处时行事要如在正式场合一般正襟危坐,而是要持守一贯的内心。
《小窗幽记》中的“防心”说的便是防止杂念。《隋书·经籍志四》:“(佛家弟子)皆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相与和居,治心修浄,行乞以自资,而防心摄行。”只有防止内心的杂念,才能够注意自己的行为。古今中外,多少犯罪的动机是行凶者在密闭的空间中繁复思量而产生的?没有具体的倾诉对象,人容易不着边际,杂念与妄念也由此产生了。因此独处之时,所要提防的,是自己的内心。古人提倡“慎独”,也便是这样的意思。
曾国藩非常强调“慎独”,他在日记中记录过自己的十二课程:其中有一条便是“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颇有“防心”的意思。在一个人的时候,也要秉持内心的澄净,不放肆、不放纵。实际上,不论是群居的守口还是独处的防心,都是“慎独”的表现。
西方有句谚语:“心在口中,口在心中。”似乎与《小窗幽记》中的这个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群聚时,言语是心的镜子,要注意言行,避免祸从口住,后悔不迭;在独处时,或许不需要言语,去直面自己的内心,摒除杂念,让它变得澄澈而又丰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