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成癖摄影

手机摄影课总结—一篇没有图片的手机摄影教程

2017-12-07  本文已影响169人  沐南秋

记得半个月前写的一篇关于投资的文章里,提到我买了一个手机摄影课程,拖拖拉拉到昨天才上完,收获很大,总结记录一下,也希望对对摄影感兴趣的朋友有一定帮助。

不过在总结心得之前先卖个关子。

器、术、道

《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在石壁上刻下了这些字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独孤求败的经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最初是「器」的境界,靠紫薇软剑之锋利,伤人无数。而三十之后靠的是剑「术」,以招数取胜,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而四十之后靠的是「道」,不再受制于「器」与「术」,达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界。

其实摄影也是一样,对于摄影来说:

那么回到正题,从最根本的摄影之「道」说起。

如何能算上一张摄影作品?

这次课程的主讲欧老师说,一张摄影作品通常由四部分构成: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其中主体是不可或缺的,其他的陪体、前景、背景则可以灵活选择。

其实我们平时拍的大部分照片都称不上摄影作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这些元素。一个合格的摄影作品是应该有主题、有内容的,就像一篇文章要有中心思想一样。

我们很讨厌应试教育下所有文章都要总结中心思想,然而问题并不出在文章应该有中心思想,问题出在中心思想不该有标准答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每个人看到同样的东西都要产生同样的想法这才是问题所在。

摄影与写作一样,是一种表达方式,要通过摄影传达给你的读者一定的东西,或者至少表达出自己的一定情绪。是传达还是表达视个人而定,很可能你想传达的东西读者接受不到,这可能是你的水平不够,也可能是读者水平不够,不过这都不成问题,重要的是要建立摄影的核心思想:摄影是为了传达或者表达。

只要你是俞伯牙,就不用担心不会遇到钟子期。

很多时候我们的照片只是忠实的记录了我们看到的景物,没有经过我们的思考与加工,所以完全无法传递任何东西。这就相当于一堆随机排列的文字,与文章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表达与加工。

拍摄好作品的前提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拍摄出好的作品,是因为我们无法识别好作品,我们不知道好作品长什么样子。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如果无法识别好的作品,必然没办法拍摄出好的作品,即使偶尔撞大运拍出来好的作品业无法保持下去。

想要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就要平时多看、多拍。好的作品并不会像中学老师教给我们的有固定的套路,分辨一个作品好不好大多还是靠「感觉」,这种「感觉」只能靠实际的观赏、操作去磨练,尤其是看一些名家的作品,名家的点评,会有很大的帮助。

说到鉴赏力想起了一减有趣的事,清朝时很多珍贵艺术品都被农家乐审美的乾隆破坏了,艺术价值大降。而我们熟知的《富春山居图》之所以免遭荼毒还要得益于乾隆的鉴赏力,他把真的当成假的,赝品当成真的,才让真品逃过一劫,完好保存至今。

术:

道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是好的,而术则告诉我们怎么拍出好的作品。其实网上五花八门的构图教程、调色教程大多数都在「术」的范畴,只有有了「道」的指引,你才知道他们这些「术」到底是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最初看很多PS的教程,拿出一张范图,告诉你一堆参数,任何人去调都能调的很漂亮。然而自己拿到一张照片,还是蒙的,不知道该怎么调,这就是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好的照片长什么样,这就是道的重要性。

然而光有道也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优秀的术,掌握这些术可以更好的表现我们的道。

构图的真意

去网上搜摄影构图,很多「6种最经典构图」、「摄像八种构图的方法」等,仔细看去你会发现这些构图方法讲的只是形式。

真正的构图是为了摄影的「道」服务的,最基本的就是为了突出主体,或者说为了表达、为了抒发。

我们的照片中,能够表现我们要表达或者抒发的东西的往往是主体,所以主体一定要突出,当然这不是绝对。因为你已经明白了照片突出主体是为了表达,如果有更好的形式来表达,那又为何一定要束于窠臼呢。

用镜头语言去说话

电影有电影的语言,文章有文章的语言,音乐有音乐的语言,同样镜头有镜头的语言。

要使用镜头语言就要明白镜头语言与我们正常的视觉语言的不同。我们每个人通过眼睛观察这个世界,能看到视野所及内所有的光影和颜色,拍摄会把镜头画面中所有元素都囊括在内,初看下相似,其实大有不同。

我们都知道「视网膜效应」,有一些东西会自动的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聚焦其上,而视野中很多的元素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大部分时间我们对其视而不见。也就是我们的眼睛和大脑会自动的过滤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聚焦于重要的、感兴趣的部分,其实这个就是我们聚焦的主体。

而摄影作品呢?我们看一张照片的时候则会看到照片中所有的东西,对待照片的时候我们不会过滤。所以你在拍摄的时候要为你的「观众」做好过滤,把你想表达的部分,突出出来。而这,是构图的根本。

欧老师讲摄影要学会做减法,减去那些看着很精彩却会对主体造成干扰的元素。

做减法的摄影方法

课程中提到三个可以做减法的方法:

做减法的修图方法

前面说的是在拍摄时的做减法方法。而一旦照片已经拍摄完成,还可以通过修图来达到做减法的目的。

其他术

课程中还讲了其他许多的「术」,简单罗列几个我印象深的。

器:

「术」是用来来表达「道」的方法、技术,而「器」则是用来操作「术」的基础,好的「器」可以让你的表达锦上添花,给你更大的空间。

手机:

镜头:

手机也是可以外配镜头的,通过外置镜头可以给手机摄影更大的自由度。我就买过一个,效果还不错,最近准备更新一下装备。手机镜头主要分这么几类:

软件:

一个好的修图软件可以让你的照片增色不少。

另外课程里还提到一些软件,如制作倒影效果的「水波倒影」、制作漫画效果的「Prisma」,还有很多非常有趣的特效软件,大家可以自己去开发。

尾声

这是一篇没有照片的摄影总结。

之所以没有实例的展示,是因为在这次课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于摄影之「道」的理解,所以通过这篇我的经验总结,我希望大家掌握的不是摄影的器和术,而是摄影的道,如果在这方面对大家有一定帮助,那真是善莫大焉。

有了这个道的理解之后,再去理解网上五花八门的讲述「术」的教程,就会事半功倍。

然而似乎没有经过器和术的打磨,直接把道摆在面前也无法深刻的理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成长道路,自己的道路只能靠自己去领悟,去开拓了。

只是在任何时候都要铭记,道是根本,术是手段,器是工具,切不可本末倒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