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生活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呀
01
一直以来,除了喜欢写点东西以外,我最热爱的事,就是游泳了。
也没有正儿八经上过什么游泳培训班,只是从几年前开始,每个夏天都跟朋友去游几次,不过可惜,每次去几乎都是看着别人在水里自由地游动,自己只能在一旁乱折腾。
直到前两年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学会游泳,多增加一项技能,于是在朋友的指导下,开始了游泳的学习。
学会游泳的时间挺快的,基本的动作都懂,只是一直没办法游得远,经常是游一小段距离就停下来,觉得自己不行了。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我给自己定下目标,每一次下水,都至少要一次性游多少米。很多时候在即将到达岸边的时候,脑海里都会冒出一个想法:可以了,赶紧停下来吧。
然而我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停下来,一切又功亏一篑了。
就这样,一次次地克服恐惧,一次次地增加距离,原本看着一条50米的泳池,我会说一句:天呐,这么长,肯定不行。
然而如今,50米却成了最基础的难度。
游泳是这样,你必须一步步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当你跨过那个坎以后,下次再重来时,原本的坎就已经不在了。
我想这个道理,在人生的很多时候都是受用的。当面对很多看似过不去的困难时,如果你不去克服它,你永远都不会有进步;但一旦你克服它一次后,下次这个坎便不再那么可怕了。
02
这段时间,听家里的人说,开了二十几年杂货店的小姑跟姑丈将原来面积大的店面,换成了小的店面,并且小姑打算出门找份工作。
身边的很多亲戚都在说,今年的经济不好,钱很难赚之类的话。
忽然间意识到,确实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很大。
记得大学上经济学课的时候,经济学老师说了一件事,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跟其他国家不一样,经济不仅没有衰退,还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实行了目前人们常说的4万亿刺激计划。
这项计划在很多人眼中,包括以前的我看来,都是弊大于利的。因为这项政策,虽然使得经济得到了增长,但却给往后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但是如今回头再想一下,十年之前,如果不实行这项政策,当时的国家,还有无数人在为了生存而生活,那个时候如果经济衰退,会给无数家庭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所以最近开始觉得,当时的这项政策,虽然给往后的经济埋下了许多隐患,但可能却是当时不得不做的决定。因为不行动,就可能面对无比惨痛的代价。
所以政策与计划的实时,就是在以时间换空间,将危机延后,等人们的生活消费以及收入水平上来后,承受风险的能力就更强一点。
这也是经济学上的原理,一个计划的实行,是没办法将问题完美解决的,所以只能在当下与未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寻求最优化。
经济跟许多东西不一样,它不是非输则赢,更多的是一种零和博弈。
最近一直在关注贸易战的消息,只是了解的不多,也不是专业人士,关于经济的也就不多说了。
还是一句话吧,无论身处任何时代,个体的努力,都是个人幸福生活的最好保证。
努力,才能抵抗未知的风险。
可是,生活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呀03
最近频繁听到身边的同学谈着买房买车的事,其实一直以来,我对于房子什么的,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以前总觉得如今的房价高得离谱,如果非要我拿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去背负一套房子的话,那我宁愿不要,因为那样会毁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这种观点的改变,一来可能是受到身边准备买房的朋友的影响,二来是看到一位朋友,结婚了,在所在的城市租房子住,夫妻两人时不时都在愁何时买房子。
我才发现,很多时候,在城市拥有一套房子,也是一件蛮不错的事呀,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能有一套房子,真的就是一件安全感爆棚的事情。
也许人过了一定年龄以后,都会想有一套房子能够安定下来生活吧。
我觉得自己这种观念的改变不能说好或坏吧,只能说目前来看,还是挺有意义的。
04
最近在重新看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这次应该是我第三次拿起这本书了。
在大学其实就已经看了好几次,只是每次都半途而废没有全部看完,真正看完还是在毕业以后的事。
书里面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为了画画,抛弃一切,在众人眼中,他是非常自私的。
如果单纯从人物的角度来讲,从前我是非常佩服能有一个人,为了自己喜欢的事,可以放弃所有,包括自己的生活,就为了画画;然而如今再看时,除了依旧佩服以外,更多的反倒希望现实世界中不要有这样偏执且不顾一切的人。
我觉得吧,人可以有自己的追求,但是还是要在照顾好身边家里人,以及保证自己生活状况的情况下,去追求心中的月亮。
以前我挺喜欢理想主义者这个词的,但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对于这个词没有太多的好感度,总觉得如果一个人太理想化了,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夹杂着太多牵连,从父母,到朋友,到喜欢的人,很多时候,我们并非单纯的一个个体,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做任何事,任何决定,都不能仅仅只考虑自己,而要同时照顾到身边人。我总觉得一个人如果太理想太自我了,很容易使身边的人受伤。
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有理想主义的人,在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的同时,也能将身边人安顿得很好。只是这样的人,很少。
相比起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或许我会更喜欢村上春树的《国境以南,太阳以西》里的主人公,他也有自己的追求,但他知道,有些事不能太过于自我任性。
05
最近一直觉得,不想写新媒体文的时候,写写碎碎念也挺好的。分享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想法,也算是给读文字的人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没必要什么文章都搞很多例子去教人怎么过生活,又或者找一大堆事情去制造各种焦虑,虽然我知道那样的阅读量更高。
但是,说真的,人生始终还是自己的,别人怎么教,都没有用。如何过,掌握在自己手上。
上半年挺幸运的,完成了一些目标,也又签约了新书,虽然第一本书卖得真的不怎么样,但是还是挺感谢编辑老师看上我写的东西。
所以说,生活啊,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