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产品扫码支付的极速体验
在2016年年底,一则银联推出二维码支付标准的新闻又一次刷爆了朋友圈,银联已经不是第一次尝试挤入扫码支付市场了。到底是什么导致傲娇的银联在扫码支付领域如此的焦虑呢?深层原因倒不急着深究,看看周围大到铁道部、星巴克等大厂,小到街边小摊、卖菜大妈都已经支持扫码支付,而pos机越来越难见到,就能体会到扫码支付市场的火爆和银联的心情了。
本文将就如何打造极速扫码支付展开讨论,通过几款主流第三方支付app的扫码支付功能对比,结合扫码知识,分析影响扫码支付速度的因素。支付场景为用户使用手机扫商户二维码支付。
在我们使用扫码支付的时候,是否遇到过,由于扫码支付整个流程速度慢,后面排队的顾客焦急的等待,或抱怨,或指责,有的还说几句脏话,总之,你会发现,整个世界的人都在看着你。这是你的心情,除了尴尬,还会有什么?对,就是“老子再也不用这个宝了”
因此,扫码支付的速度,极大的影响了顾客使用我们产品的体验,甚至可能导致放弃使用我们的产品。
扫码支付流程其实很简单,主要分三个流程打开app的扫码界面、识别二维码、后台交易处理。我们依次对三个环节深入分析。
打开app的扫码界面
由于这个环节不同支付工具区别很大,因此我们将通过多个支付app比较来分析。
微信
先来扫码支付的一哥,具体流程如下
- 点击app
- 点击下图+号
- 点击扫一扫
微信扫码
然后就可以看到扫码页面了,整个流程及其简单。
支付宝
- 打开app
- 展示开屏页面
- 点击扫一扫
相对于微信,支付宝的流程多一个开屏过程,尽管时间不长。整个流程还是相当快的。
苏宁易付宝
- 打开app
- 展示开屏页面,但开屏时间估计是支付宝的7倍以上
- 输入登录密码或者手势解锁
- 点击扫一扫,由于布局和支付宝几乎一样,故此环节耗时应该差别不大
易付宝主页面
百度钱包
- 打开app
- 展示开屏页面,页面无额外信息,时间比较短,开屏时间估计是支付宝的2倍左右
- 点击扫一扫
网易支付
- 打开app
- 展示开屏页面,开屏有宣传语,但不是广告,时间比百度钱包长,开屏时间估计是支付宝的4倍左右。可能是开屏的宣传语需要宣传的缘故,所以开屏时间稍微长些
- 点击扫一扫
快钱钱包
- 打开app
- 展示开屏页面,且带有营销广告,5s后才结束,尽管用户可以点击右上角主动关闭
- 点击扫一扫
快钱钱包是几款app中比较另类的,开屏的5s,严重拖慢了进入到扫码页面的速度。
盛付通
- 打开app
- 展示开屏页面,且带有营销广告,开屏时间估计为支付宝的5倍左右
- 点击当面付
- 在弹出的页面点击“扫一扫付钱”
盛付通可以算是又一个另类,在广告拉长开屏时间的同时,新增的当面付页面,也是流程繁琐了些。
总结
通过几款app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展示开屏页面环节app间差异比较大,耗时也不一。此环节几乎所有app都有,有些只是简单展示产品logo,有些带有营销广告,而且开屏时间的长短也差异很大,甚至设置了固定5s的开屏时间,这些都极大的拖慢了开屏速度。因此,如果有意拓展线下扫码市场的产品,必定需要在营销广告和用户体验之间权衡,适当选择开屏时间。
而对于盛付通这种增加一个页面点击的环节,也是需要考虑的。更短的用户行为路径,往往意味着简单和快捷
识别二维码
此过程为影响扫码支付的又一个重要过程。
让我们简单回顾下扫码的流程。用户拿出手机,打开扫码界面,然后手机摄像头靠近二维码,同时调整手机和二维码的距离使屏幕中央的聚焦框完全覆盖二维码,接着是等待手机识别。如果光线不好,我们还需要打开闪关灯,如果扫码页面有此功能的话。
通过梳理上面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关键环节。
1. 二维码自身特质
扫码扫码,自然码在整个流程中的影响肯定很大,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深入分析前,先简单科普二维码的知识。
所谓二维码就是由黑白相间的几何图形组成的图形,它记录了一些信息,通过设备扫码即可获取其中保存的信息。二维码有很多种,我们扫的码是指常见的QR码。在扫二维码的时候,通常不需要安全扫完,就能获取二维码的信息,是因为它具备容错能力,当二维码图片被部分遮挡或者残缺,依然可以扫出信息。
二维码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容错率,它决定了二维码容易不容易识别。容错率高的,容易识别,但它储存的信息少。
所以,影响识别速度的因素有:
(1) 二维码包含的信息。如果二维码携带的信息过多,意味着识别二维码需要的信息就越多,设备要获取的信息就越多,设备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扫描二维码。因此,在我们设计的时候,可以尽量减少码携带的信息。
(2) 二维码中间的logo。和上面的原理差不多,因为logo并不携带有效信息,但却占据了二维码的空间,所以导致二维码存储有效信息的空间就少了,也就加大了识别的时间。过大小的logo,影响logo识别度,过大了又影响扫码识别。
(3) 容错率。它分为四个等级,L、M、Q、H,为依次递增。过低的容错率,尽管可携带的信息增大了,但却导致识别率的下降。通常建议生成的二维码选择H等级,即容错率最高的级别,最大化识别速度。这也是前面强调减少二维码包含的信息的与缘故了,就可以选择高容错率。有些开源的二维码生产代码,可能兼顾了多种场景和设备而保守得选择L级别,所以要特别注意。
(4)二维码大小和清晰度。二维码过大,要使屏幕中的聚焦框覆盖二维码就很困难,用户可能需要退几步以远离二维码。二维码不清晰,则其携带的有效信息将大打折扣,也就影响了识别速度。因此,我们在为商家制作二维码时,最好根据支付场景合理选择二维码大小,同时尽量制作高清晰二维码。
识别技术
1. 摄像头焦距大小
我在多次使用微信和易付宝时,发现在一家饭馆,每次使用微信扫码都很难,而且要退一步才能扫成功,但使用易付宝则无需退步,扫码很顺畅。开始我以为是微信识别慢了。后来仔细对比多款app才发现,微信镜头中呈现的二维码很大,所以聚焦框只能覆盖二维码一小部分,需要退一步聚焦框才能覆盖大部分,扫码才会成功。但是易付宝的二维码正好合适,所以我无需挪步,就能扫成功。这告诉我们,如果产品的支付场景主要应用于近距离扫码,比如扫码支付,则焦距大小应该设置和支付宝大小差不多。如果扫码场景比较复杂,如微信一样,则焦距大小可能就需要慎重考虑了。在上面比较的几款app,除微信外,焦距大小都差不不大,但微信差别很大。估计是微信的扫码场景决定了它的如此特别吧
2. 屏幕中扫码框的大小
在使用开源二维码识别技术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支付场景调节代码中的该参数,过大或者过小都将影响识别速度。
3. 裁剪无用区域
如果识别代码里设置了裁剪无用区域,对于聚焦框外的区域也能识别。但如果没设置,则需要把二维码置于整个聚焦框。这也是为什么,有些app,我们不需要完全扫全即可识别。
4. 设置闪光灯开关
在光线不好的时候,有此功能会帮助识别
5. 图像识别算法
由于此要素要求比较高,很多企业可能无法自己研发,因此使用了开源成熟的技术。但开源技术通常兼顾了很多情况,因此有些参数需要开发自己根据产品来调节。不过,有能力的公司肯定是设计适合自己的算法为好。
支付处理流程
在用户提交支付订单后,快速的后台处理速度自然会提高整个扫码支付时间,对于异常或者失败场景,也需要加快响应,不然用户等了很久,还失败了,可是会发飙的。
以上就是我对扫码支付的思考。此文源于几次在一小店吃饭时,每次微信扫码都很慢,还需要倒退几步,然后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和对比各种app,才明白其中原因。如有疏漏,欢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