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绪觉察第3天:高情商的婴儿
一天下来,其实大多数时间都是平静的。只有偶尔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不认同产生争论,而争论必带来情绪的起伏,或激动或愤怒或生气或伤心,争论结束,问题澄清,情绪也随之转化为平静。
可以说,情绪在每一刻都以不同的状态伴随着我,就是我的喜怒哀乐愁。老是开心快乐,那也是一件累人的事情,因为先从身体反应来说,这本就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消耗,比如大笑、激动得睡不着觉、兴奋……总是悲伤也不行,古人云"忧伤肺,气伤肝"想来不是没有道理。所以一个人必须修炼,要让自己不要停在一个情绪状态里,这个就需要不断的觉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欣喜不狂。
不过据我观察,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许多婴儿时期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情绪转换。一个小婴儿的脸可以说变就变,前一秒因为得不到心爱的玩具泪眼汪汪,下一秒因为一个声音被逗得咯咯大笑,情绪从悲伤到快乐转换的相当自如,仿佛体内设有一个情绪控制按钮,可以根据外部条件变化做出及时反应。情绪来去自如,每种情绪都不会太久停留。
这样的情绪反应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流动,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我这一刻的开心只关乎当下的开心。只不过等渐渐长大,思维越加复杂后,我们会思考为什么这件事让我们不高兴,会琢磨有关不高兴的更多的事件、原因去强化不高兴的状态,并且愿意待在这个状态里,很难快速走出来。能够快速走出来的人,我们可称之为情绪管理能力强或者称之为情商高。
如此说来,怪不得婴儿人人爱,原因是他们都是高情商的呀。
当然我这样的观点难免偏颇,因为显然婴儿在情绪控制上远做不到城府颇深的"喜怒不形于色"这等情商水准。
成年人思考问题更加复杂,导致情绪与产生情绪的问题之间的连接被复杂化。我们常常想从一种情绪里出来,却总也找不到停止这种情绪的开关,陷在里面迷了路。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该多学学婴儿,简单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