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断舍离

2018-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花花的记忆碎片

想来断舍离流行了好几年了,从收屋子丢东西到思想上断舍离,我也算是在书店遇见过它好几次了,每次都拿起来翻两页,看不下去了……放回去。

每次看几页就感觉又是一种噱头。我把不穿的衣服都扔了又怎样呢?我把屋子理得看不见一点杂物又怎样呢?我有种对这本书说不出的反感,我感觉为了断舍离而断舍离,就好像为了学习而学习一样无聊,让我提不起劲。如果我已经很清晰的知道自己就想要留长发,那我怎么会去剪头发呢,不要钱我也不去剪啊。

我以为这个道理很简单,自己要做的不过是搞清楚自己要什么,那么什么该断什么不该断很清晰啊,行为服务于目标就好了。

但事实上,我发现这个实施起来的难度在于:我们并不时时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甚至原来舍弃的后来又追求。有时候是因为情绪中做的决定缺少深思熟虑,有时候是因为成长了想法变化了人生目标随之改变。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目标到底应该怎么制定才能让我们确保自己一直不后悔从来很正确呢?这个答案我想不出来,“从来很正确”我觉得没有人能做到。但不后悔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接纳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接纳事实,接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事情的缺陷是在提醒我们这里可以被改善,我们必须要走过这些路才能懂得这些道理。

从最极端的来看,既然生命是有限的,那么评判我这辈子得失的到底是什么呢?反正都是要死的,多一千万少一千万,对于衣食无缺的我来说,死之前有区别吗?瞎一只眼睛断一只手又有区别吗?儿孙绕膝的去世和孤老终生,死之前有区别吗?这样一想,答案渐渐清晰。

但是一辈子又不是那么短说死就死的,在死之前也有那么3万天,还是要一天一天按顺序亲自过下来的啊。不然只是蝉的一生那就太简单了,拼命干某件事情就好了。所以除了终极目标,也许我还应该拥有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好使我的一生感受到丰富多彩,死之前能感觉没白来走一趟……

所以,综合来说,我们需要有终极目标指引人生大方向,然后中间还有稍小的阶段目标,这个可以参考李笑来老师的7年划分。在遇到目标和行为举旗不定的时候,首先想想套用到临死之前,感受下这件事算不算个事儿。如果突然觉得这件事算个球,恭喜你,又想明白了断舍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