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

古代文学史写作的三个关键词

2014-07-27  本文已影响189人  張佑芡

为什么如今几千种版本的文学史书籍,看起来都千篇一律,似乎仅有一种?那都是因为,国人实在过分热衷编写体系完整却大同小异的文学史。可以说,如今到了一个反思的节点。文学史的写作实际上也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总在一个打破与重建的链条中,伴随着“重写文学史”的口号,不断循环着。古代文学史写作,相对于现当代文学史来说,“重写”和“重建”的论争尽管稍微平和一些,但也有愈加激烈的倾向,重新书写的尝试也从未停止。

古代文学史写作,从时间跨度上来看,有上千年的文化渊源(前身为诗文评),借西学东渐的大潮,才有了如今百年历史的、学科化的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文学史。且不讨论文学史写作的可能性的元话题(因为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又会陷入虚无,“中国文学,卒于《中国文学史》开始写作之时”就是其中一种否定性的论调),也不讨论其他独特形式的文学史写作(目前尚未出现),就宏大叙事的文学史而言,我认为,重新书写至少应该包含三个关键词——文化学视野、情怀和阅读。

文学文化学视野——当下真实

如今的学术前沿,早已不是曾经红红火火的后现代主义,而是文化研究。因此,在文学史书写中加入一个文化学的视野,也成为现今文学史重写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文学文本为主体,将文本至于“前景”中,成为聚焦中心,而将当时的文学现场和社会历史投射在“背景”上,成为人们余光扫射的布景板。要知道,如今强势的“文化诗学”语境,恐怕已经不能容忍对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场感的忽略。在这个语境下(也就是现今环境),只从作者、问题、风格等问题来讨论文学,无疑落入了小道,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如何书写才是如今的“大道”?简而言之,就是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文化现场。也就是说,文学从原始现实的进入,到文本书写、传播和接受的整个文学过程,都应该纳入讨论和考察范围。

海外的中国学家用他们隔岸观火的视野,撰写的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学史——《剑桥中国文学史》,就不仅仅关注了文学本体,同时还把眼光投射到了当时的诸多文化现象中,比如“北方”和“南方”的建构问题、文学选集、团体结社、宋朝都市娱乐、印刷文化、青楼文化、文字审查、移民文化等,将“文学”纳入了“文化”的温暖的母体中。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称的龚鹏程,也颇兀傲,他独立撰写了一部上下卷本的《中国文学史》,也在追求一种文学文化的“身临其境”感。他关注当时的“文人”本身和当时的文化环境,所以,你会看到文人的宗教性崇拜、文人结社、出版情境、复古论者的审美偏执、文士炫才等等当时有趣的文化现象。

文学文化学视野,可以说,就是要追寻文学在某时某刻的当下真实。这一种当下真实,如果细追究起来,也离不开文本,因为所有埋藏于历史深处的文人、文学现场,最终还是要从文献中去细细搜寻。但是,与如今的“文本本体论”不同的是,拥有文化学视野的文学史,会通过文本中的社会历史细节,以及与当时细节密切相关的历史文物,悬想一个历史文化场景,让读者借由这个场景,真正地回到历史中去,细细品味这一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学。

这样的文学场景,因为带有经验,带有想象,成为一个拥有情怀和细节的文学文化环境,而非之前白茫茫的一片。如此,读者阅读文学史,才能浸润于文字中,有当下真实的“身临其境”感,而非如今遭遇一排排作家作品目录的无趣感。

拥有文学文化学视野,是如今撰写文学史最为关键的前提。

文学史家的情怀——诗性

许多一成不变且不带任何情怀的,用朝代分期、下分文类(genre)的做法实际上和编写一个文学作家作品目录无异。如今1600余种的现有文学史中,大多只是知识的灌输,全不考虑文学史中应当传达的文学美感和史学素养。过于注重“学问”,导致“性情”培养严重缺乏,那么学生也将变成知识背诵的工具,呆头呆脑,全无情怀可言。陈平原在《作为学科的文学史》中这样称赞台静农:

台先生确有他的文学史观;而在他的文学史书写中也确实寄托了他个人的性情襟抱与生命情调……在我所见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从未有如此‘诗人’之作;换言之,唯台先生这种‘史笔’,斯可谓真正的‘中国’文学史书写。”

研修文学的,需要知识与眼界,也需要鉴赏与品味……可惜的是,当初从注重技能训练的“文章源流”,转向知识积累的“文学史”,过分强调科学性和系统性,相对忽略了文学感觉和写作技巧。这是个遗憾。

关于将诗学方法融合文学史写作之中,闻一多先生的《宫体诗的自赎》可以说是一个光辉的范例。诗句的美感、文学史的叙述、评论者的情感在文中全然体现,读者不仅接收了关于宫体诗的知识,还浸润于文字的美感和写作者充沛的感情之中。这样的审视、体味和理解的审美感受也是文学史中的应有之义。因为文学史不是仅有“史”,还应有“文”。难道只有诗人的情怀,才能将高头讲章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与自己的审美体验结合起来?恐怕不是这样。

直面文字——阅读

龚鹏程的《中国文学史》和《剑桥中国文学史》,与现有的文学通史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没有作品选。这是不是说明文本阅读的不重要?不然。大部头作品选的存在,也未必能够让人专注于文学文本的阅读。因为需要指出是,我们的教学仍然以文学史为中心,作品选是根据文学史来进行筛选的,实际上处于边缘的地位。换言之,我们强调以“史”为中心,文本的直接阅读只是作为辅助作用。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尚未从粗浅的文本阅读中获益,便迅速上升到了庞大的结构论述 。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一块猪肉的鲜嫩我还未细细品味,你却告诉我牛肉何时开始用于烹调、可以有三四五六七八九成熟、还有煎烤炖炒炸诸多风味、做牛肉的大家有谁谁谁……牛肉讲完,接下来是羊肉、鱼肉、虾肉,还有各种蔬菜……也许我记忆力惊人,全部记诵下来,但其实是——表面上博学宏阔,实际上我全没尝过

此自然是戏谑语。但这种现象的确显示了如今人文学的困境。恰如朱熹所言,“今之学者,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 于是陈平原有感于过分注重系统的“文学史”讲授,导致了教师和学生的不懂装懂,认为喜欢文学的读者完全可以“跳跃式阅读”。他说“没读楚辞,不见得读不懂唐诗宋词。”陈平原还认为“直面‘经典’,而不是借道‘概论’或‘文学史’,更能激发起读者对于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精神境界等的强烈兴趣。” 此语不差,但是不是说文学史的撰写没有必要?自然不是。我认为他给我们的启示是:“阅读”应该成为中心,文学史实际上可以作为文本阅读之外的“索引材料”。从文字出发,通过审美感动的驱动,去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文学现场,然后去延长从而发现历史;比诸从一个庞大的史学架构下拉一条条支线,直接遭遇一排排作者,究竟那个更理想呢?

既然文学史作为“索引材料”,而不再作为中心的话,那么龚氏的《中国文学史》和《剑桥中国文学史》不出配套的作品选就完全情有可原。此二书不录作品选,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于“文学史-作品选”结构的打破,作品选作为辅助工具书的功能实际上被淘汰。那么我们要讨论的便是,文学史不作为中心,而作为“索引材料”的话,它的写作又应该如何呢?或者说,只是当做索引的话,文学史就不重要了吗?这又是不是与前文“文学史的情怀”相矛盾?

事实上,这只是打破了文学史的“神坛”局面,重新认识它的真正位置。陈平原说,早年北大的文学教育中,“文学”和“文学史”并重,本是极好的设计。但1950年代以后,“文学史”课程一家独大,才造成了如今“教书的蜻蜓点水,听讲的走马观花”的教育偏差 。自文学史成为学科以来,传统的“词章训练”早已经被抛弃于历史的沙尘中。但是,如今“创意写作”的兴起也告诉我们“文”的技能训练仍然必不可少。因而我理解的文学课程应当是这样的——以“阅读”和直面文字为中心,文学史和技能训练并重。换言之,即关注文学文本的同时,注重“史的传授”和“文的练习”。于是,回答前面的问题,文学史的撰写仍然重要,文学史家的情怀和学人品味的培养则更不会与作为“索引”的文学史相矛盾。审美趣味和情感教育才是“一以贯之”此三者的线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