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和雇主家的故事 五十五
7 茹姐
下午四五点,茹姐和我带轩轩下楼玩,顺便到河对岸部队食堂买馒头。每天我们要带孩子下楼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我们三人沿着河堤慢慢地走着。我看见垂柳条条,就教孩子形容柳枝随风起舞的样子;看河水里小鱼自由自地游动,就教孩子看,让他说。极目所见的花鸟虫鱼,一切景物,我都会教孩子指认,让他用中英文去读,感知它们的色彩,香味,形状,用途。联想到某一景物的形容词、成语、诗词就会教他去说去背诵,没有逼迫,没有教条,就在这一路行走,一路玩耍,一路的观察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教孩子学会了很多。
河堤铺满青草,我们仨沿小径继续走着 ,边走我边随口教孩子背诵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读nian,第四声)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轩轩的爸爸是位军人,在外地上班,每周五晚上回周日晚上走。他每次回来就要考孩子很多诗词背诵,我告诉他孩子还小,不要操之过急,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一两个月后才能发现他的收获。早期教育不是揠苗助长,不仅仅只是背诗学识字学一切技能,而是顺其自然,让孩子尽可能享受快乐的童年。
让孩子感受沙粒从指缝间漏下去那滑滑的快乐;感受清浅的溪水中小鱼儿从脚下溜走那痒痒的快乐;感受在山坡的草地自由打滚儿的快乐;感受成群的鸽子在他小掌心啄食玉米粒的快乐。
那曾经是我的梦想,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开一个森林幼儿园,让孩子跟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他们种下一粒种子,亲眼看见种子的发芽、生叶、抽枝,让他们那纯真幼小的心灵感受天籁之音。
轩轩语言发育较早,性格特别沉稳,他喜欢背诵诗歌,独立阅读绘本;喜欢静静地挨着你坐在沙发上,看你指认阅读绘本。一周反复读完一本之后,他自己就能从头到尾,绘声绘色地指着下面的大字读下来。
轩轩是我做早教师生涯中 ,语言发育最早,最喜欢阅读,记忆力最好的一个孩子。他现在应该有十一二岁了吧?他那微黑的皮肤,花瓣儿一样的小嘴唇,和那安静的样子,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
茹姐跟着我俩,听着我和孩子的对话,她由衷地说:“尹老师,你真有耐心。我从没见过这样教孩子,大多数爷爷奶奶带孩子,就是看着孩子不摔倒,不碰着。放那儿让他们自由地玩,从不给他们讲这些。”
“这没什么,我习惯了这样带孩子,这是我的工作啊!茹姐,看你人挺好,咱俩挺合得来。”
“我这人没什么心眼儿,就是实实在在。”茹姐宽厚地笑着说。
“我们都一样是善良的人。”我一问,原来她只比我大两岁,一儿一女,女儿二十二岁,已上班有男朋友了,儿子正在上高中。在他们老家结婚早,她十九岁就结婚了。
“一双儿女,挺羡慕你的,真幸福。”
“我家在矿区,我们那里过去开矿,现在已挖空,没矿了。过去还可以,现在就是种地。”
“那你丈夫现在在做什么呢?”
“他现在就厮跟着轩轩的大爷,就是跟你见面来这里的小夏,在他手下做事。小夏可厉害呀,他很怕小夏。”
“哦,那天我见小夏,很随和的样子,说话很和气呀!”
“他经常出去谈工程,发起脾气来很厉害的,谁都怕。我老公在家也是说一不二的人,但是在他面前就跟小虫一样,”
我笑了,“真的吗?”
“可不是嘛!我老公的父亲当初还是矿长呢。过去我和我老公在一个矿厂上班,还是他追我。”
“是吗?”我又笑了。
“你不信?年轻时我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长得可比现在好。我在矿上开渣土车,下班儿他就在厂门口堵着追我。”我听了哈哈大笑。
“没想到茹姐你年轻时还有这样的浪漫史。”我笑着说。
“开始我还不同意呢!”她骄傲地说。
“是吗?厂长的儿子追求你你还不同意,你眼光也太高了!”我有点儿奇怪。
“他年轻时比较黑,比较胖。现在还可胖。”
“哦,原来是这样啊,长得不够帅!”我笑着说。
“他说我要不同意,就不让我在厂里干活。”
“这是以权压人呐。”我拉着轩轩的手说。
“他求我说他就是喜欢我。没办法,我就答应了他,跟他结婚了。”
“现在他对你好吗?”我看见前面的小游乐场。
“他对我可好,什么都听我的,以后你有机会见到他的,他有时也会过来。”
“那多好看,看你多幸福!”
“看着是幸福,但是也有烦心事啊。我儿子在学校早恋,他爸吵他。眼看都快高三啦。我女儿的男朋友家是外地的,离得也太远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说着我们来到了小游乐场。
几个小朋友在坐小火车,还有滑滑梯和蹦蹦床。
几位爷爷奶奶在旁边聊着天。
“你要坐吗?”轩轩眼睛盯着开起来的小火车,盯着上面坐着的两个小朋友,坐一次三分钟五元。一会儿,小火车停了,轩轩坐上火车头,我在旁边慢悠悠地跟着旋转的小火车。
“我们经常来坐。”茹姐说着,三分钟很快到了,我扶着轩轩慢慢下来。
部队食堂五点四十开饭。我们带着轩轩从河边儿小桥往食堂走去。
阳光已散尽炎热,几只飞鸟在部队大院儿的枝头叽叽喳喳。偌大的球场上,几名战士身穿军绿背心在打球。
部队有一大一小两个食堂。小食堂里可以买饭买菜,也可以点菜,布置的桌椅很温馨,有酒店的感觉。
大食堂很大,长条桌椅 ,就跟普通的工厂学校餐厅一样。我们买了几个馒头,买了一些豆腐节就回家了。
轩轩的妈妈小林已准备好他的饭菜, 放在轩轩的小餐桌上。
我们仨来到洗手间,洗脸池架板上,放着一排肥皂盒,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香皂,绝不能用错,上面对应着一排标签儿;墙壁上挂着一排擦手毛巾,每个人都有标签儿;洗脸池旁边高高的三脚架上,每个人两个塑料盆儿 ,一格格摞着。没有马桶,只有蹲便,也许这样更卫生吧。
七点钟,我换好衣服和大家再见,下班回家。
走在自己家的城市,看马路两边高大的法国梧桐给夏天带来一路阴凉,心情愉悦而欢畅。
下一章 小夏的弟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