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学习心得(三)浅谈史料真伪辨别之法
浅谈历史研究法之辨真伪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学习心得
历史传到今日经历了若干年若干人之口笔,不同时代的人读历史的关注点不同,不同时代的人心理不同,不同时代的人获取的信息不同;不同的人学识不同,不同的人才德不同,不同的人立场不同。以至于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说法,同一本书有不同的见解,令我辈真伪难辨。
那么历史还能信吗?我们只能说:大体可信。“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儒学大师孟子对儒学经典《尚书》的态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知行合一,做学互补的治学方法。近代伟人教导我们“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常我们说的历史仅只是人类社会史,梁任公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但凡人类活动,必会有所痕迹,史学界称之为史迹。科学的学习方法将史料史籍与古物遗址相互考证,以求得可信的历史。说到信史,是与也有不可信的历史相对,有的史事是后人误传,有的是后人伪作,或以文载,或以口传,正误辨伪,是谓鉴别。
史料之误伪
按照始作俑者的行为动机来分,“误”是无意之行为,是诸多原因导致作者错误理解或者错误的传播,“伪”是刻意而为之,行为是有一定的目的,不管是善意还是恶意,是有意识的杜撰历史。
下面基于梁任公的学说介绍一下错误的由来及勘正法,伪书伪事的由来及鉴别法。其中有些个人理解,还请看过此书的历史爱好者纠偏,有兴趣的可以联系我一起讨论研究。
错误之由来
史实被错误传承的原因有很多,梁任公将其总结为局部的幻觉和一般的幻觉。第一,主观上误以为,梁任公谓之局部的幻觉。比如提起长城就想起来秦始皇,提起大运河就想起隋炀帝,将多代人的劳作记在一个人的身上。第二,不同时代人的格局不同,梁任公谓之心理上的史迹,例如《左传》中的五大战役,在今人看来不过是乡里人械斗罢了,规模远不如后世的战争,因铺张分析的叙述,将读者意识放大。
以上所举,梁任公称之为幻觉,在不同环境,时代背景之下,后世理解前世,尤其是年代相距比较远,人们习惯用现在理解之以前,我们理解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古人以物易物,全在主观臆想,正所谓幻觉一起,则真相可以全蔽。
错误之勘正
鉴别史料之误者或伪者,其最直捷之法,则为举出一极有力之反证,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逻辑分析。对于明知其事极不可信,而苦无明确之反证的,持怀疑态度,立假说以待后来之再审定。对于同一件事,史料矛盾的,原则上是时间比较靠近史事的比较可信,但是过分依据这个原则也是错误的。对于作者史德,史识及社会地位进行考究,从而判断记载的可信度。
伪书之由来
战国秦汉间所以多伪书者:
(一)因当时学者,本有好“托古”的风气;己所主张,恒引古人以自重。(说详下)本非有意捏造一书,指为古人所作;而后人读之,则几与伪托无异。
(二)因当时著述家,本未尝标立一定之书名;且亦少泐成定本。展转传钞,或合数种而漫题一名;或因书中多涉及某人,即指为某人所作。
(三)因经秦焚以后,汉初朝野人士,皆汲汲以求遗书为务。献书者往往剿钞旧籍,托为古代某名人所作以售炫。前两项为战国末多伪书之原因,后一项为汉初多伪书之原因。
新莽时复有一大批出现,如《周礼》及其他古文经皆是。晋时复有一大批出现,如晚出《古文尚书》、《孔子家语》、《孔丛子》等。其他各时代零碎伪品亦尚不少,且有伪中出伪者,如今本《鬼谷子》、《鹖冠子》等。上下五千年史料浩瀚,伪书更是多如牛毛,现在考定的仅十分之二三,其中伪书中有真事,真书中叙述伪事,真伪掺杂又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前人学者考究定为铁案的书,我们不妨直接引用,否则征引考证,徒费精神。
伪书之鉴别
(一)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
(二)其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等与旧本完全不同者。
(三)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者,即不可轻信。
(四)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
(五)真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左证,而今本与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
(六)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或全伪或一部分伪。
(七)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鉴别。
(八)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其书必伪。
(九)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或两俱伪。
(十)各时代之文体,盖有天然界画,多读书者自能知之故后人伪作之书,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
(十一)各时代之社会状态,吾侪据各方面之资料,总可以推见崖略。若某书中所言其时代之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
(十二)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所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
以上十二例,其于鉴别伪书之法,虽未敢云备;循此以推,所失不远矣。一面又可以应用各种方法,以证明某书之必真。
伪事之由来
(一)其史迹本为作伪的性质,史家明知其伪而因仍以书之者。
(二)有虚构伪事而自著书以实之者。此类事在史中殊不多觏。
(三)有事迹纯属虚构,然已公然取得“第一等史料”之资格,几令后人无从反证者。
(四)有事虽非伪,而言之过当者。
(五)史文什九皆经后代编史者之润色,故往往多事后增饰之语。
(六)有本意并不在述史,不过借古人以寄其理想:故书中所记,乃著者理想中人物之言论行事,并非历史上人物之言论行事。
(七)有纯属文学的著述,其所述史迹,纯为寓言;彼固未尝自谓所说者为真事迹也,而愚者刻舟求剑,乃无端惹起史迹之纠纷。
伪事之鉴别
第一,辨证宜勿支离于问题以外。
第二,正误与辨伪,皆贵举反证。
第三,伪事之反证,以能得“直接史料”为最上。
第四,能得此种强有力之反证,则真伪殆可一言而决。
第五,时代错迕则事必伪,此反证之最有力者也。
第六,有其事虽近伪,然不能从正面得直接之反证者,只得从旁面间接推断之若此者,吾名曰比事的推论法。
第七,有不能得“事证”而可以“物证”或“理证”明其伪者吾名之曰推度的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