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农村一个农村孩子的城市化忆儿时想故乡,儿时的农村生活

山村山村,山仍在,村渐亡…

2019-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农桑客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每天有几十个自然村在消失,我觉得,这是可信的,因为我的家乡正在渐渐消亡,最终将会消失。

宋末,祖先从江西迁至湖南,后各家族分支在湖南境内又不断迁徙,清中期,祖先与几位手足迁至我现在所生长的小山村,垦荒种田,开枝散叶,迁徙的原因不得而知。我不能对祖先的迁徙决定进行评判,因为偏僻,这里平安地度过了上个世纪战火纷飞的岁月;现今,同样因为偏僻,留在这里的只有贫穷和落后。

我的童年就是书本上所描述那种,非常经典的那种。我这一辈的老大老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作为老三的我,自然而然成了孩子王。每天一群小屁孩跟在我后面叫三哥,我带着他们玩遍了各种游戏,爬遍了四周山中的每一处角落,吃遍了山上的野果,抓光了小溪中的螃蟹,渐渐的,无形中似乎对于山中的一草一木我都有了无可争议的主权,当然,这只是相对于我的玩伴来说。

没有我的带领,几乎没人会独自进入山中玩耍,只有一个孩子例外了一次,没经过我的允许,带着他的家人摘光了我发现的山中的一棵白杨梅树。后来,他因病去世了,如果他还活着,只要他再叫我一声“三哥”,我会给他买很多很多的杨梅,又大又黑的那种。

我带着他们体验遍了教科书中的童年,唯独没有带着他们爱上学习。大多数玩伴都没有走完我们这一代人该走完的学业,初中毕业便加入了沿海城市的流水线大军,而我虽然成绩并不好,却坚持上完了大学,通过多次的考试,成为了一名公务员。

一个普通的公务员身份,让我和他们之间的隔阂犹如天堑,儿时形影相随的玩伴如今形同陌路,甚至连联系方式都没有,过年见面也只能听到一声生涩的“三哥”了,再也找不到当初无话不谈的感觉。

说落后其实也不是一直这样,曾经也有过“辉煌”。小山村所在的山底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改革开放之前,这里的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与世无争。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地表下的煤炭不断被挖掘,于是,这里开满了大大小小的煤矿,从那时候起,这里的年轻人放下了锄头,靠着煤矿下井挖煤即可养活一家老小,只有那些干不了重活的老人,仍然耕耘着山上为数不多的水田。

有了企业,自然就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平静的小山村渐渐热闹起来,各种运输人员、商贩纷至沓来,放炮声、鸣笛声、叫卖声,好不热闹。十多年前,出于保护资源的需要,政府一纸停止采挖的诏令,关闭了所有的煤矿,也就是一瞬间,这个小山村又归于平寂。

年轻人纷纷下山追求自己想要的现代化生活,为自己以及后代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只有涉世未深的老人们仍然在山上坚守。渐渐的,村里的小学也由一百多人变成了只有五个学生,老师学生的数量比几乎是一比二,也许,这五个学生日后都是状元之才吧。

老人总会渐渐凋零,于是,慢慢的,小山村越来越没有了人气,除了偶尔的几声犬吠,这里几乎感觉不到生机。青壮的减少,直接导致人类的活动范围缩减,连绝迹多年的野猪都开始重新抢夺地盘。

在我成年后,这片土地上已经没有了与我有关的故事,但随着心态的变化,我不再怀念儿时的种种,每当放假回家时,静静的享受着这种与世隔绝的静谧和安逸,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等着老妈叫我吃饭,享受着帝王般的却又如同养猪的日子。

我的父母还算年轻,家中还有个弟弟相伴。家族中其他的长辈很是可怜,没有子女的陪伴,病了无人问津,冷了无人问暖,每天在田地间做着重复的事,尽己所能的耕种着贫瘠的土地,给自己提供口粮。

小山村的东边,是连绵不绝的大山,到达最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村,路途较远,崎岖不平,有生之年也只和我表弟去过一次,雾蒙蒙的天气,登上山头,犹如置身云海,若有一道闪电,即可渡劫飞升了。

祖坟就在村旁的一条小龙脉上,百年之后,我希望自己能埋葬在祖宗旁边,看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END

本文作者:山里来的小伙,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从湖南山区走出来的小警察。

(本文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农桑客(ID:nongsangke),一个专注农村故事的温情公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