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想法教育

“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上学了,体育课太累了。”——论鼓励式教育的重

2024-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沐一布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七早上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今天不想去学校。

我问:为什么呢?

她说:今天早上有体育课,上体育课太累了。

我说:但是你们最近在准备儿童节的节目哦,过两天就要表演了呢。

小七没再接我的话。

吃早餐的时候她又说道:我们体育课要跳扇子舞,我一点都不喜欢。

我故作惊讶地说:哇!扇子舞吗?我好想学,我一直很喜欢扇子舞,你们太高级了。

被我一通崇拜,孩子瞬间感到很骄傲,蹦蹦跳跳地准备去上学。

这是我对小七一贯使用的“鼓励式教育”,我会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出其不意,故作夸张地对事件进行哄抬、鼓吹,将羡慕嫉妒恨的效果拉满,孩子就会感觉到她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不再感觉无聊,或者没有意义。

再比如,小七午休的时候,一听到闹钟响就会马上起床,我和青儿却起不来,我们会在床上赖几分钟。我就会趁机夸小七:为什么你每次都能在闹钟响起就起床,我老是做不到,你太厉害了,我要向你学习。

小七听我夸她,洋洋得意,并强化了她这个好习惯。“洋洋得意”就是我希望的效果,说明孩子很认可自己的行为,并以此为傲。

当然,我也经常会不假思索地跟孩子讲道理,因为直接讲道理最简单,不用绞尽脑汁地想各种对策。可是“讲道理”是孩子最不喜欢的方式,特别是懂得分辨的孩子,通常是道理才讲到一半,孩子就不耐烦地打断。因为“道理”说服不了他们。

所以要说服孩子,必须要利用一点智慧,出其不意地让孩子心服口服。

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同样的方法,也许用在另外一个孩子身上就是无效的。

比如我用来“对付”小七的方法,用在青儿身上就不一定有效。青儿的思维细腻,也比小七成熟一些,如果沿用小七的“鼓吹法”,青儿就会说太假了,你是在骗小孩子吗?

小伎俩被识破,老母亲尴尬到只能傻傻的笑。

但是青儿毕竟是孩子,而且遇到困难也同样需要父母的帮助,所以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更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共情的能力。

比如青儿也会经常抱怨体育课,说体育课无趣,而且很累,有时候因为运动过量而肌肉酸痛,走路的时候都一瘸一拐,然后想请假。

因为经常处理孩子的问题,我已经学会了克制自己讲道理,我会换一种方式跟孩子沟通。比如:今天是因为跑步导致腿疼吗?我看你走路都瘸了,是哪个位置疼呢?我以前跑步的时候经常是大腿疼,你是哪里疼呢?

本来孩子是想偷懒不去上学,可是我没有直接接住她想请假的话题,而是直接讨论肌肉酸痛的问题,等我们把这个问题聊开了,孩子在做决定的时候就会多一种可能——肌肉酸痛不是大问题,每个人都会痛,而且都可以克服。

我一开始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感受,感同身受地说出自己曾经和她相似的经历,把她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孩子一旦被理解,才有可能想要去客服困难。

如果我一开始接住请假的问题,那么就有可能一直在请假上面周旋,孩子会觉得我说了那么多就是不希望她请假,不但没有共情到孩子,还会让孩子更反感去上学。

“鼓励式”教育会让孩子有一种依靠,每次遇到困难,他们会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还有父母无时无刻的支持。

父母还要允许孩子暂时做不到,不要把发条拧得紧紧的,让孩子失去弹性。鼓励孩子去尝试,去突破,去发展自己,而不是在一件事上把孩子搞垮。

父母也要具备弹性思维,还要用多元的视角看待孩子,鼓励孩子,并不是让孩子去完成一个单一的目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