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丨身心流动

2024-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百卉含英2024

昨天,我们阅读了《身体知道答案》,遇到问题时,相信潜意识,它会给你答案。但是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似乎很难感受潜意识给你提供的答案,这种情况,只有让自己的身心重归流动,才能解决问题。

01身心流动

作者遇到过一位女士,只要和男朋友待在一起,就吃不下饭,仿佛得了厌食症,问她原因,就说男友做事情没分寸。

咨询过程中,作者让她放松,感受一下身体,再用潜意识回答问题,来访者闭上眼睛,做了几个深呼吸,感受了身体之后说,男友对自己太好了,给她带来很大的压力。

在心理学领域,疏远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但作者并不觉得这是问题的全部,便让来访者花多一些时间去感受。

过了几分钟,来访者突然泪如雨下。她说,她明白了,这种感受是,她男朋友对她太好了,她隐隐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男朋友这样深爱,所以和男朋友在一起时才会有压力。

这个案例中,如果作者没有让来访者感受身体进入潜意识,或许问题就不能真正被解决。

所以很多时候,要想捕捉自己的心理真相,必须要通过身体去领会。

02阅读感悟

看到这一个咨询案例之后,让我觉得很难受,我好像感受到了那位女士的痛苦。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有一种不配得感呢?不知道是小时候的物质的匮乏,还是价值观的影响。

我们家楼下有一个奶奶,她总是习惯性去翻垃圾箱,她也并不是缺衣少食,甚至还有一些骄傲。这让我想起了三毛,她就想做一个拾荒者,可能与故事相关,通过一些旧物,也许她可能会联想到很多的故事。但是现在的情况与那时候又有很大的不同,现在有着无法避免的病毒,大家都戴着口罩,对于垃圾箱唯恐避之不及,谁还敢走进它们,会挑挑拣拣呢?

前不久,我们在公司院子里又遇到了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一个同事刚好认识她,就和她打了个招呼。她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她的三个儿女对她很好。并且他们都过得很不错,不允许她出去捡垃圾,让熟人看到了,还会以为她的日子过不下去了,觉得挺丢脸的,但她就是不听儿女的劝说,每天都会出去捡垃圾,说是一个人不能无所事事,总要做出一些贡献,分担儿女们的负担。孩子们无法理解她,有一个孩子甚至为此和她生气,看见她在大街上捡垃圾,就当作不认识她,不和她打招呼,但是她还是坚持她的做法。

说起来是勤俭节约,实际上还是一种不赔得感。

老一辈的如此,其实我们身边的同龄人也是如此。比如,在工作中,习惯性忙碌,突然闲了下来,还会觉得不习惯呢。

我在罗振宇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习惯痛苦,并不是痛苦的程度减轻了,而是痛苦会让人变得麻木,我们的应对能力变强了,但痛苦还是没有改变。

习惯痛苦比改变现状更容易,改变就相当于需要付出行动,并且需要承担或好或坏的结果等等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但痛苦是不需改变,不需要承担风险的。

所以,习惯痛苦,是一种懒惰,不思进取的行为。如果有一天,自己觉得痛苦,那就要提醒自己,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偷懒了。

不配得感也是如此,当环境发生了变化,人的价值观也要发生改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