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漫谈《道德经》第35章:大道至简,道即大象,无往不胜,魅力无
《道德经》第35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乐与饵,过客止”,理解有些难度,可以认为对于音乐美食之类感官享受,如过客般停留一会就好。
本章大意是:掌握道的人,走遍天下都不怕,不会有伤害,只会有安泰。得道者对于音乐美食这些感官享受,过客般驻足不会痴迷上瘾,因为道看似平淡无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然而使用起来无穷无尽。
这章是夸赞道的妙处,得道者无往不胜,“执大象,天下往”,这句话说的非常美。这让人想起过去时代有句话,“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得道者如同学会数理化的高材生,成竹在胸,坦然自若,走到哪里都不怕,都有应对方法。
得道者和会数理化学生做对比,看似差别很大,不过颇有趣味,其实对于不同水平的人来说,各自进步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换句话说都是值得钦佩的。
仗剑走天下,凭借一身学问和功夫,得道者属于精神境界,高材生属于学习成长阶段,都值得点赞。
再说个类似例子,好似小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和说话,这对于大人来说是惊喜,对于孩子来说是突破,一样值得赞美和骄傲。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不同水平的人只要达到所在层次的能力,就是厉害的人,而进一步解释,哪怕是那些表现很糟糕的人,在得道者眼里,也需要给予平等和温暖,这就是如其所是,也叫做慈悲为怀。
我们说过佛学有五眼,肉眼看表面,天眼看本质,慧眼看空相(变化性和合性寂静性,阿罗汉境界,自渡者),法眼看慈悲(众生平等如其所是慈悲为怀,菩萨境界,渡人者),佛眼看圆融(佛的境界,觉融圆满)。
心中有道,仗剑走天涯,走遍天下都不怕,拥有一颗觉悟心,还有对别人慈悲心,已经属于菩萨境界。
得道者类似菩萨境界,这也算是不太恰当的多少有点意思的类比吧,方便通俗化理解。
其实,历史长河中,人心亘古不变,中国传统文化一路走来,儒释道是一家,早就互相融合汇通,成为文化之源,源远流长,从这个角度理解“执大象天下往”,自然之道,道法自然,看到空相,看到平等,更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