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不离宗赋
2019-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杨墩敏
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所知先后,则近道矣”。本末不能倒置,终始自有先后,本末既明,终始有序,则树有本而水有源矣。
夫灸者艾之用也,艾者灸之法也。灸不离艾,热由艾生,为光为电,难与同论。《王风》作采葛之咏,《楚辞》有点污之笺,却病有三年之用,辟邪焚五月之烟。灸经灸法灸方,功既永垂于后世,医草病草灸草,名亦见重于前贤。冰台常蓄,焫火能燃。泽被海南,传有鲍姑之神术,芳流宇内,常留黄帝之真传。
夫灸者灼之用也,灼者灸之法也。灸不离灼,效由灼生,为熏为熨,法用有分。灼肉成疮,功效自能延续;隔姜发泡,触类在于引伸。云灸非灸,云针非针,形既相异,效更难同。喜新不能厌故,发扬在于继承。长短本来互见,新旧可以共存。
夫灸者穴之用也,穴者灸之法也。灸不离穴,效由穴生,为烘为烤,尽失本真。穴位一点,灸针取点,由点方能生线;面为一片,烘烤成片,可与取暖同称。点面必须分别,灸烘岂可同名。
夫灸者久之用也,久者灸之法也。灸必须久,效由久生,从火从久,灸义可征。上下来回,号称雀啄;左右摇晃,有类飞腾。车薪难仗杯水,炉火必须纯青。位置保持稳定,作用贵在均衡。灸感之三相可以出现,普天之寿域可以同登。
物不离宗,江汉必朝宗于沧海;事理为道,方圆必合乎于规矩。寻事物之本源,则宗派自别;识灸法之要义,则本末可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