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简诗

【聊高考】

2019-06-09  本文已影响536人  钝角

昨晚与学生聚餐后,回到家里,打开手机,各大网站和平台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天下第一考“高考”,尤其是对于莘莘学子来讲,在“一考定终生”的体制下,高考所赋予的也不仅仅是考试本身,这种“文战”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着起点,制约着终点,还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我有个早起散步的习惯,但这几日也只在操场步行985步,然后回到教室陪学生早自习,这个985步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默默的祝福,祝愿他们都能考上985。坐在教室无聊,打开手机很多热门话题都是与“高考”有关,有怀念高考的,有痛恨高考的,有评头论足的……

无独有偶,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六旬老者闲话高考“得屌丝者得天下”。这篇文章的观点我不完全赞同,尽管他是知名教授,但时代不同,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所以,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也就没必要苟同。

其实,考试就是一场竞技比赛,既然是比赛,就得排个名次。当然,也不可能人人夺冠,也注定有人没有名次。考场也如此,有人高中,也有人落榜。从来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关键要看花落谁家。

高考也和竞技比赛一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变数很多。比如,平时成绩出色的,高考的时候不一定发挥的正常;平时成绩一般的,高考有可能超常发挥。这也就应证了:平时不努力,考场一定考不好;平时努力了,考场不一定考得好。就象打仗一样,必有输赢,胜败乃兵家常事。

任何事情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分数高的不一定最有学问,才气最大的也不一定榜上有名。我们看看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了多少脍炙人口的好诗,可当时进士落第,因为当时的奸臣李林甫从中陷害。清代学识“天下第一人”的戴震,几次考试都失败,最后还是乾隆皇帝赐同“进士出身”,这些都说明,考试还会出现很多意外。所以,人才不可以用分数来衡量,海水不可以凭斗米来计量。

每年高考过后,每个省、市乃至县的高考状元都备受关注,各地的报纸和网络都会大量篇幅报道,有的地方还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各大学校还张贴着各式各样的喜报,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还会出重金奖励当地的高考状元,状元考生的家庭或多或少会受到特别关注和种种优待。凡此种种,大力炒作,大加宣传。状元的优势得到彰显。当然,数据统计,纵观这么多年的高考状元,毕业后在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中少之又少。这或许不是贬低状元的身份,而是告知大家要保持平常心,要正确的看待高考这件事情。

话虽这么说,落第的考生我们还得深情关怀。没有考上名牌大学的,不一定就不能功成名就。大家数数,想当年,马云参加了三次高考,考上了一个三流的大学,如今他却改变了商品的营销模式;三次高考的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教育的发展;这说明什么,高考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最终成就。

透过高考的背后,我们要仔细的想想,马云所在的阿里巴巴至少不会招一个普通的大专生吧?这说明什么,学历还是比较重要的。细数现在的大公司、大企业在人才招聘的时候,哪个门槛不高?动不动,就是985和211,还有的科研机构,起点就要知名大学的硕士博士;在高校,还需要海归。这说明什么?

回想起自己的高考,年限虽长,却历久弥新。因个人成绩及填报志愿,只考了一个不入流的衡阳师范专科学校,起点不能决定终点,但影响加速度,制约终点啊。这么多年,不能不说我不努力,甚至我很努力,但是三十多年来,虽有改观,可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如今的工作也是不怎么入流。可能有人要说,运气不好,机会不好等等。我想问,自己没本事,你能怪谁啊?所以啊,还是要理性看待。

记得曾经有个教授说得好,高考的分数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说明问题的:十年前,高考考600分和考550分区别不大,但是和400分相比,区别就很大了,600分可能会在国内一流的大学校园里徜徉,400分的有可能就在一个专科学校流浪。起点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层次不同,圈子不同,资源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最终就影响了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

因此,高考既是“文战”,又是利器,影响一个人,制约一个人。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对于高考,大家还是要心存敬畏的,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此所谓,读书轻松,工作辛苦;读书辛苦,工作轻松。读书不努力,回家去种地。所有的一切,最终都要还的,你的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算数!

【聊高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